心理咨询师 津城特聘讲师 诸葛颖华
小袁,男,28岁
他可是个雄心勃勃的家伙,自己做老板一直是他的梦想。但因为资金、经验等方面尚未成熟,他一直是个打工族。
他在这个公司的营销岗位上已经工作三年了。为了做好这项工作,他可是下了一番工夫。对近百种产品的性能和价格烂熟于心,并经过虚心请教,搜集资料,掌握了同类产品的性价对比,使他能对本产品进行更加准确的定位。
刚开始,他学着别人的样子请客、吃饭,与客户联络感情。但他实在不胜酒力,更不愿用身体健康换取金钱。在实践中他发现,每个城市有其城市文化、人文特点,每个企业有其企业文化,每个人有其个性和特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根据城市、企业和个人的特点,寻找价值观和兴趣相近的人做营销,往往事半功倍,不但业务做成了,还多了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工作上越干越顺手,他从工作中找到了乐趣和成就感。
营销工作的薪水,是保底加提成,与业绩挂钩。这三年,换了两位主管,都对他的工作非常认可,只要是难度较大的工作都交给他,等他把工作捋顺了,又把他调离。这就意味着他总是在攻关克难,总是他来栽树别人乘凉。出的力多,得的利却少。而主管总是把肥差留给同事小楚。平时不怎么见她跑业务,只是围着主管转,就总是业绩拔尖,待遇颇丰。他不怎么关心别人的私生活,但还是对她与主管之间的绯闻略知一二。新换一位主管,本来耳闻其人品,很是不耻,刚开始对她冷言黑面,可没几天,新主管就对她另眼相看,视作体己。
这些天,看着小楚表面上文静柔弱的样子,就觉得虚伪恶心,甚至觉得主管也面目可憎,想想自己这三年,离开小家,奔波在各大城市,和妻子聚少离多,甚至都放弃了要孩子的计划,觉得自己的付出最多,就应该挣最多的钱,就应该得到主管最多的信任,但事与愿违,他心里很不平衡,认为“工作用功比不上有媚功”,“有能力不如有魅力”,工作起来没了以前的干劲。
专家分析
小袁在公司工作三年,虽然心存不满,但始终未流露出离开之意,说明他很珍惜这份工作;从他以前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看,这份工作曾经不仅是他谋生的手段,更是他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也是给予他快乐的源泉。正如他所言“从工作中找到了乐趣和成就感”,收获了开拓市场的经验,建立了畅通的营销网络,积聚了广布各大城市的交际人脉。现在,他没了以前的干劲,是真的因为对不公平竞争方式和不公正工作调动的消极对待,还是目前工作难以满足他事业雄心的饥渴反应?他需要审慎思考。
对不公平竞争方式和不公正安排调度的消极对待
他以个人意愿为出发点,认为自己付出最多,也必须得到最多,其实这个观念本身就存在不妥之处。一个人对工作付出多少,只有自己知道。但因为每个人价值观的不同导致衡量标准亦不同。所以需要对其人生观、价值观进行了解,并对其工作时间、态度、效率以及工作性质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测评才能进行相对比较。小袁所付出的可能是在他人眼中微不足道,于他却是最重要的东西。所以他不必以个人标准去衡量他人行为而自寻烦恼,而是以快乐的心态付出甘愿付出的,以平和的心态接受必须接受的客观现实。
目前工作难以满足他事业雄心的饥渴反应
事实上,小袁以前的敬业,今天的不满,都与他怀揣的梦想有关。为了能自己做老板,他需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在别人看来吃亏上当的工作安排在那个时候正是他求之不得的机会,能拿着工资积累经验吸取教训,怎会计较短期金钱上的个人得失?怎能不脚踏实地认真钻研?但现在,他对以前能欣然接受的事物非常反感和不满,其实,既不是为了公司更好的发展,也不是为了博得主管厚爱,更不是为了与小楚争一时之短长。而是羽翼渐丰的他,自行创业的想法如暗流涌动渐趋强烈,因为被长期压在心底自己都觉察不出,内心潜意识的强烈渴望无法得到满足,于是迷茫困惑中的他,借题发挥,表现出对公司种种不良现象的强烈不满。如果他能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顺应内心的召唤,可能这种牢骚满腹无精打采的现象就会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