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家学
东盛科技兼东盛集团董事长
20年前进入商海,白手起家,巧妙运用资本“魔杖”,在医药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以民企身份”鲸吞“大型国企云药集团,创造了“以小博大”的漂亮案例。将本土品牌“白加黑”12亿卖给德国巨头拜耳,成为中国医药史上具有标杆意义的跨国交易。
个人简历
1966年9月29日出生于陕西浔阳,汉族。陕西师范大学MBA。
1996年12月,收购陕西一家亏损国有药厂,开陕西民企收购国企的先河,当年实现收益数千万。
1999年11月,买壳“同仁铝业”,变为“东盛科技”。
2000年11月,收购江苏启东盖天力制药80%股权。
2001年8月,收购青海制药集团52.90%股权。
2002年4月,收购丽珠集团12.72%的股权,并与朱保国发起丽珠争夺战。
2003年6月,收购潜江制药29.51%的股权,成为实际控制人。
2004年9月,获得云药集团50%股权,后又退出。
2006年10月,将旗下最优质品牌“白加黑”等3个OTC品种转手,以总价12.64亿元卖给德国拜耳。
心路篇
他被称为医药界的收购狂人———从哈药到云药,从一致药业(16.30,-0.65,-3.83%,吧)到丽珠集团(16.14,-1.76,-9.83%,吧)、潜江制药(5.40,-0.28,-4.93%,吧),历数中国医药界所有成规模的企业重组,几乎都能看到他积极参与的身影;他也曾因东盛科技(4.54,-0.24,-5.02%,吧)占款风波而被千夫所指,面临四面楚歌的困境,甚至想到跳楼自杀。面对的采访,如今已归于平静的医药大佬郭家学,带着西北人固有的爽朗,畅谈起自己的人生起落和事业得失。
占款风波
“跳楼自杀的心都有”
在经历了东盛科技的风风雨雨和股价的大起大落之后,外界对郭家学的评价可谓毁誉参半、又爱又恨。
从1996年开始,郭家学通过马不停蹄的收购,建立起一个总资产超过60亿元、最多时控参股5家上市公司的医药王国,他本人也迅速成为中国医药界的领军人物。但这一切都在2006年10月31日彻底改变,当天,上市公司东盛科技发布公告:公司大股东东盛集团、东盛药业共占用公司资金15.88亿元,其中东盛集团占用11.39亿元,东盛药业占用4.49亿元。消息一出,东盛科技股票连续跌停,损失惨重的投资者迅速将矛头指向郭家学,这位曾经风光无限的医药大佬一时间为千夫所指。
如今,谈起那段不堪的经历,郭家学面色凝重,他坦言自己当时跳楼自杀的心都有。“2006年11月5日,我得知了安徽华源前总经理裘祖贻因欣弗事件自杀的消息,当时也正值东盛科技面临股票连续跌停的空前困境,股民成千上万的谩骂电话几乎把公司的电话打爆。那一天,我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想到了结束生命。但如果我死了,谁又有能力面对成千上万的股民,面对那些支持过东盛发展的债权人,面对那些一直与公司同甘共苦、勤奋善良的员工?”
最终,郭家学选择了勇敢地承担责任,哪怕外界把他的痛苦称为“鳄鱼的眼泪”。他积极寻求各级政府的支持,与银行进行全面、深入的协调,同时加强与员工和管理层的沟通,以“倾家荡产也要还款”的态度,在短短一年时间之内,便拿出现金、股权、资产等密集偿还占款,创造了迅速还款的奇迹。这一举动得到了各界的认可,东盛科技股价也随之节节攀升,弥补了投资者的损失,安抚了投资者的情绪。
“当初东盛集团为了实现在市场化条件下以最短时间成为世界500强的梦想,占用了上市公司的巨额资金,对投资人和社会都造成了伤害,我心里非常难受和惭愧。”郭家学说,“但幸好各级政府和监管机构给了我们有力的支持和帮助,媒体和广大投资者也给了我们最大限度的谅解和支持。公司上下更是很理解我,出现困难之后,员工无法按时拿到工资,但他们都给予了谅解,大家一起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今后,我惟有呕心沥血、夜以继日地为公司创造价值,才能对得起社会各界对我们的期望。”
三角担保
“永远不走破产之路”
在东盛集团因占款遭到质疑的同时,宝硕股份(6.63,0.00,0.00%,吧)(今*ST宝硕)和沧州化工(6.78,0.00,0.00%,吧)(今*ST沧化)以及东盛科技之间错综复杂的三角担保问题也浮出水面。其中,东盛科技清查出未公告担保11.34亿元,占净资产的248.24%。
在面对被担保公司相继破产时,资金紧张的郭家学并未采取以破产逃避还款责任的做法。事实上,由于资金紧张,从2005年开始,郭家学便已先后转让了云南医药集团、丽珠集团、中国医药工业集团、河北东盛英华等多家公司的股权,损失惨重,其中,仅转让云南医药集团损失的市值就有近百亿元。
郭家学表示,东盛科技坚决不会走破产之路逃避责任。据他透露,2007年上半年,*ST沧化、*ST宝硕曾经与东盛科技一起开过几次会,会上,大家曾向他提出一起破产,但他当时在会上就拒绝了。后来,又有中介机构建议东盛科技走破产重整的路子,他再次坚决拒绝。“我当时资金那么紧张,完全可以采取破产的形式一破了之。但我做不出来,我不会这么不负责,给国家留下负担。”在采访过程中,郭家学几次坚定地表示:“我永远不会走破产这条路,凡是我承担了担保责任的,就一定会继续承担下去。我现在只希望求得债权银行的理解,给我们一些时间。截至目前,东盛科技大股东东盛集团已经为担保支付了近两亿元的赔偿。对于东盛科技对外担保造成的所有损失,东盛集团全部承担,绝对不让东盛科技的其他投资人受一分一毫的损失。”
不少熟悉资本市场的人说,2007年中国资本市场最大的“冤大头”就是郭家学,但郭家学认为自己的选择是值得的。“如果遇见问题就破产逃避,就不要当企业家。企业破产以后,债权悬空了,职工饭碗也毁了,甚至会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对员工、债权人和投资者来说都是极不负责任的。这两年虽然为给别人担保买了不少单,但我们在资本市场上为东盛确立了一个勇于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形象,我们最终会得到资本市场的回报。”郭家学说。
最近,郭家学又进行了一次引发媒体质疑的资本运作———大手笔地斥资亿元将集团子企业同仁铝业的资产装入东盛科技,对此,“利益输送”之类的评价不断见诸报端。而郭家学认为,此举一方面为上市公司增加了盈利手段,另一方面恰恰体现了东盛的社会责任感。据他介绍,同仁铝业身处黄南藏族自治州,占当地工业总产值的85%以上。从2003年开始,受大环境影响,同仁铝业开始亏损,每年亏损额达2000多万元,但为了保障员工利益和社会利益,东盛集团连续三年一直让该企业维持生产。直到2005年下半年实在撑不下去了,才与当地政府反复沟通后宣布停产,而就是停产期间,东盛也坚持为员工发放工资,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对此非常感动。2007年4月,在国家民委、中国铝业(13.19,-1.00,-7.05%,吧)集团的支持下,同仁铝业正式成为中铝集团成员单位,享受成员企业待遇,进入东盛科技后,可望成为上市公司旗下旱涝保收的主业之一。
未来发展
整合资源期待复兴
虽然郭家学目前暂时停止了扩张,但他的手上还是握着不少“宝贝”,为东盛的再度崛起埋下了伏笔。例如因偿还占款才现身公众视野、拥有460多年历史的山西广誉远国药有限公司,该企业拥有我国四大国家级保密中药中的两个品种———龟龄集和定坤丹,具有独家优势和巨大的品牌效应,外界都疑惑郭家学是在何时、以什么“手段”将其收入囊中的。“2003年春夏之交,非典疫情爆发。在大家都惧怕疾病而不敢出门时,我反复出入山西接触和了解广誉远。记得有一次,一个航班只有我一名乘客,成了我的专机。洽谈收购事宜时,会议室的桌子有好几米长,当地人知道我是北京来的,让我坐在离他们最远的那一头。”凭着自己在医药领域辉煌的并购战绩,郭家学只用了3个月,就拿下了山西广誉远。
如愿摘得两大国家级保密中药的郭家学,又将目光投向剩下的两种保密中药———云南白药和片仔癀。“四大保密中药作为国宝,其他公司不能仿制,拿下它们就等于拥有了永久的独家生产权。”在接受采访时,郭家学坦承,自己当时的野心是将四大国家级保密中药都拿下,然后就停止收购,这也是他当时紧接着倾尽全力去收购云南白药的原因。虽然最终未能实现这一梦想,但郭家学表示,自己现在所拥有的广誉远老字号品牌,已经足够打造成一家像北京同仁堂那样的上市公司,更何况广誉远还拥有两种国家保密中药产品龟龄集和定坤丹。下一步,东盛集团将整合现有资源,将企业做大做强。
2007年4月1日,东盛集团的内部刊物《东盛人》正式复刊,第一期卷首文章取名为《希望》,“这样一个复苏的季节对我们有着特别的意义,3月把春天带回,生命的田野在等待着我们去播下希望”。如今,又一个春天即将到来,郭家学对于东盛的复兴也更加笃定,他表示,医药和资源产业将是东盛科技今后发展的主导产业,相信再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企业将逐步回到正轨,东盛一定会为投资人、为员工创造出他们理想中的价值。
京华问卷
现在不谈梦想
问:您最害怕的是什么?
答:害怕我做的事情不被理解。
问:您目前的心境是怎样的?
答:平静,但是憋着一股劲。
问:您认为您最伟大的成就是什么?
答:三年来,通过经历这么多挫折,获取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问:您最痛恨自己的哪个缺点?
答:没有。
问:您最痛恨别人的哪个缺点?
答:言而无信。
问:您最珍惜什么?
答:友谊。
问:您的梦想是什么?
答:现在不谈梦想。
问:您准备什么时候退休?
答:等到哪天我感到力不从心时,我会马上退休。
问:您最快乐的时刻是什么?
答:每一个目标达成后所带来的瞬间的快乐。
问:您最遗憾的时刻是什么?
答:付出了很多心血,结果事与愿违。
问:您现在主要思考的问题是什么?
答:显著提升东盛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