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 码:
  •  
大学生就业是否应该“向下走”
来源: 暂无来源 作者:admin更新时间:2012-07-22

伴随着高校扩招而越来越庞大的大学毕业生群体、趋于饱和的工作岗位、全球范围内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摆在2009年大学毕业生面前的就业问题,似乎出现了“难上加难”的不利局面。

失业,还是就业?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流入了传统意义上的“非高学历行业”。自上海世博会招聘50名大学生清扫卫生间,30余名研究生签约进摊档卖猪肉,女大学生应征为瘦西湖船娘的报道相继出现后,人们对于曾几何时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从事这样的“另类就业”颇感诧异,不禁追问,如此的就业到底是出于暂时的无奈,还是一种人力资源“下沉”的长期趋势;是人才的“浪费”,还是对社会生活的提升?

放下“身段”,大学生就业呈现“下沉”趋势

在全国不少地方,大学生城管正在悄然走俏。不少城市都出现了本科生甚至研究生身穿城管制服,行走在城市街头,维护城市治安和公共秩序。合肥市的城管队伍日前就新增百余名大学生,其中还包括十一名研究生,再一次引发了人们对高等院校毕业生择业问题的关注。

对此,很多网友认为,中国人口众多,由于教育的不断普及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必然要造成拥有大学及以上学历的人才绝对数不断增加,而他们的专业化程度和实际水平则相对减弱,大学生在人力资源领域已经不再具备“稀缺性”,必然会流入更广泛的就业领域,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事实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群体在寻找工作机会的时候放下身段,采取一种先就业后择业的方式,在岗位选择上表现出了更多的务实倾向。上海世博会招聘50名大学生清扫卫生间,30余名研究生签约进摊档卖猪肉,女大学生应征为瘦西湖船娘,此类报道不绝报端。

大学生“蓝领”,专业与职业出现“对接难”?

对于大学生就业于智力因素含量低的行业,还有另一种声音。有不少网友认为,大学生应聘如城管这种工作,最后只能荒废掉本身拥有的能力,单纯从事无需多少文化知识和技术含量的劳动,之所以做出这种选择,完全是市场不景气和近来的金融危机逼迫的。

是选择更是考验,大学生就业“向下走”需要更多引导扶持

大学生越来越多,工作机会却越来越少。面对现实困难,为解决就业市场上的矛盾,中央和地方政府在近年来采取了包括“大学生村官计划”等一系列增加大学生就业机会的举措,努力扩大就业空间,提供就业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大学生就业的渠道。

然而,部分大学生就业方向的转变,仅仅是出于对现状的无奈和短期的妥协,这又是否可以令他们在工作中将自身能力与从事业务结合,职业发展与社会进步结合,从而使这种就业趋势,向健康化,正常化的轨道靠近呢?

对此,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开玉说指出:“大学生就业‘向下走’的种种现象说明,现在的大学生在就业和择业上更加理性和务实。过去有很多学生宁可在家里继续考研,考博,也不愿意就业,现在的大学生正在扭转这种简单化的就业观,这是市场经济的观念广泛影响的一个结果。”

另一方面,他也认为,社会应该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大学生有更多选择,可以在逐渐地流向适合他们的,可以长远发展的工作岗位。同时进行用人制度的改革,创造更多的机遇和上升的空间,增加人力资源的竞争性、流动性。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模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