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泡沫相联系的词语通常都会引起人们的不安,像金融泡沫、房产泡沫。而现在,人际泡沫又开始冲击着职场中忙忙碌碌的人。看起来结识的人实在是不少,但事实上,真正能称之为朋友的寥寥无几,这就是看似膨胀实则空虚的“人际泡沫”,反映着人们一种怅然若失的心态。
尽管认识很多人、很多同事,但她觉得自己没什么朋友。
认识的人越多,“泡沫”就越多
在北京工作的陈晶小姐,供职于一家著名的房地产公司,身为市场部推广经理,她经常要策划一些活动。她接触的客户群很多事业有成,甚至小有名气。几年下来,陈晶的名片盒里一大把交换来的名片;手机、笔记本电脑、记事本里,存满了各种关系户的联络方式;在各种社交商务场所,她应酬得八面玲珑;每天,她的手机频频响起,对于“各路人马”通话时都是一股亲热劲……
在朋友的眼中,陈晶的生活可谓丰富多彩,结识的朋友也都是精英,但陈晶自己却说:“除了工作上的联系,在北京,我真正的朋友并不多。”
“几本名片,大多是陌生人。”这就是很多都市人的内心写照。家里攒了几大本名片,里面“藏着”的人,真正能称得上朋友的没有几个。每周约会许多人,但没有一个是知心朋友。手机通讯录里的电话接近饱和,极少联系者占了大多数。
“工作性质决定了我几乎每天都在认识新的人。但事实上,这些人里绝大部分都只是一面之缘,下次有事需要再联系的时候,跟陌生人没什么两样。”陈晶告诉,有一次自己遇到了一点事情,需要帮助,可抱着几大本名片,却实在想不出会有谁肯帮忙。
“其实身边很多同事也都是这样。”陈晶对说,“我们办公室里几个同事都是单身,家长急死了,不明白做推广认识那么多人,怎么就遇不到合适的人。其实他们哪知道,虽然平时我们看似热热闹闹,但事实上我们真正的圈子太小了。”陈晶无奈地表示,虽然在工作中会接触大量的人,但不知为什么,很难再与他们建立学生时代那种真诚的朋友关系了,所以繁忙的工作让她根本没有时间考虑个人的问题。那些通过工作认识的朋友都是有利益关系的,抛开这层关系便什么都不是。
家人、朋友常被忽略,奔忙于各种人际、 利益关系的应酬。
大量时间精力,用来维系“泡沫”
电话、电脑、传真、打印机等现代办公通讯工具维系着自己与社会的热闹关系,而自己身边的亲人却有好久没有问候过了。这就是现代人的生活写照:常常日夜颠倒地加班、应酬,每天的生活就是工作、饭局,两点一线。
“这几年为了维系‘泡沫’,自己的生活牺牲的很多。在工作岗位中职位做的越高,没有意义的应酬就越多。”一家公关公司的经理郝先生告诉,自从当上了经理,节假日在家的时间就越来越少。今年夏天,郝经理去了好几趟北戴河,用他自己的话说:“去一次还有意思,多去几次就没什么意思了。都是因为各种名目的会议、工作原因,不去不行,也是个任务。”
郝先生说,今年是自己结婚10周年,早就答应妻子要好好庆祝一下,但当天却被客户以及客户的客户等多重关系的人“强行”留下,赴一个饭局,他只能给妻子打了个电话。虽然妻子很宽容,没有说什么,但郝先生自己总为没能陪伴妻子而深深自责。“其实我知道这些人中间有太多是‘泡沫’,不仅不是朋友,甚至对自己的工作都没有什么用处,可就是没办法拒绝。”
“这么多年来,知心朋友,甚至亲人总容易被忽略,大量时间用于各种人际、利益关系的应酬,形成看似膨胀实则空虚的人际泡沫,表面热闹,内心孤独成了很多现代人的通病,他们没有真正打开自己,而惯用社交面具,久而久之,容易感到身心疲惫。”从事心理学研究的张先生这样评价。
没有公务的理由时,她不知道该跟他们聊些什么。
陌生人聚会,无奈的交流
人际交往在此刻的中国城市成为不断膨胀的“泡沫”,破灭之后,显露出来的是一座座千疮百孔的“城市孤岛”,所以“世界繁华依旧,却没有值得留恋的东西”。显然,中国的城市心灵正在经受着人际泡沫的考验。在品味孤单与寂寞后,老乡会、同学会、8分钟约会等种种联谊会开始全面繁荣,他们使网络交流平台变得空前热闹。
孙璐从广州来到北京已经两年了,独自一人租住着一间一居室。每到周末,她喜欢抱着手提电脑斜倚在床上,MSN和QQ都开着,那些在线的头像可以让她得到一丝安慰。孙璐很少跟上面的人打招呼,即便偶有问候,她也只是简单回应。电脑对她来说只是工作和上网的工具。MSN上的名单大部分是她在工作中结识的,从到公司经理,大多数只联系过一次便再未谋面,有的甚至从未见过面。没有公务的理由时,她不知道该跟他们聊些什么。
现在,孙璐更喜欢参加一些网上社团的活动,像“六人行”、“自助游”等。“抛开工作,也许陌生人的聚会更能让人放松。”孙璐对说,在这些完全由陌生人组织的活动里,大家反而能够敞开心扉,工作中的压力、生活上的麻烦、业务上的趣事全都可以拿来“八卦”,反正大家互不相识,聚在一起时热热闹闹,分开后毫不相干。
这些城市新部落正在寻求一种新方式来摆脱寂寞心境。类似于此的浅层交往在现代社会越来越普遍,它与快速的都市生活和工作节奏相适应,而减少的,是那些传统的熟人交往方式。
“人脉”是张关系网,通俗地说就是用于互相获取利益的人际圈。
人脉网络不等于朋友
有这么一个人,交友广泛,他将自己业务上认识的人都称做“朋友”。后来,他的生活发生了一些变故,居然没有一个人能信任他,那时候他所谓的“朋友”也不晓得跑哪里去了,苦闷无处倾诉,他就跑网络里来宣泄。找上一个个陌生的ID倾诉,他也知道那些ID后的人与他无关紧要,将苦水倒给他们,对他不会有任何损失。
他就是个拥有人际泡沫的典型例子。平时,呼朋唤友,交际频繁,只是数量上的体现,并不等于朋友的质量与交心程度。当遇到人生风浪,那些个所谓“朋友”真正愿意生死与共的,他发现居然一个也没有。
南师大著名社会学者徐翔认为,现在社会的人际交往已经走出了传统的社区,越来越宽泛。有很多人际交往的出发点就是工作,带有很强的职业性和功利性,自然不可能太过交心。另外,现代人的私密意识越来越强,也是造成人际泡沫的一个原因。人际泡沫在某种程度上成了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
乐鑫职业咨询公司的洪小姐认为,如果不想被这种人际泡沫拖累,就要学会权衡利弊,进行取舍。比如说,当面临应酬的时候,要分析一下这样的应酬是否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用。
有关专家指出,作为现代人,更应注重内心需求,有效地为人脉网络“脱水”,合理安排时间,做到有张有弛,让内心得到满足,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人际泡沫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