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银行、保险、房地产等"肥水"行业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职场人士蜂拥进入。一些不是相关专业的白领们,在"高薪"的面前铤而走险,放弃了原来的专业、经验积累甚至人脉资源,在高收入行业里奋力搏击,沉沉浮浮,有的人如愿以偿,有的人呛了几口水,却最终无功而返,付出了巨大的时间成本。为了追求这样一个"高薪梦",你需要放弃什么,你要付出多大的机会成本,你的发展前进有多大?这样做值不值,你的"高薪梦"能否最终实现?
Tom本科毕业念的是计算机,毕业之后到一个网络公司做技术员,由于表现出色,他很快做到了技术部经理。但由于公司规模小,盈利额低,行内竞争又激烈,不管Tom怎么努力,业务格局都打不开,Tom的薪水也是一直"稳步不前",Tom觉得没什么意思,就辞职离去。
Tom的第二份工作是在一个国内IT企业做技术支持。虽然与原来的公司相比是"降职",但是毕竟是一个大企业,Tom看中了里面的发展前景。凭着过人的能力,Tom在技术部平步青云,三年升到了技术部门经理的位置。这时对业务已经滚瓜烂熟的Tom早已没有了原来的新鲜感,加之6000元的月薪始终不见长进,还有国企人员管理的一些弊病,年过而立的Tom职业危机感也日益增强。
怎么办?生活压力日益加大的Tom不得不为自己薪水而焦虑。孩子的教育成本越来越高,买车的愿望还没有实现,还要为老人存一点钱以备不时之需。而自己目前的薪资水平,维持生活还真有点力不从心。争取高薪成了Tom最迫切的职业目标。同学会上看到一些老同学在金融行业收入很可观,Tom也动了心。而Tom正好有同学在银行工作,他就想请同学帮忙,从技术支持的职位切入银行这个高收入行业。但是这样一来,原来的行业经验和人脉都没有用了,很是可惜。再加上转行的成功率有多大,进入银行业之后自己的工作成了边缘性工作,发展前景有多大?这些关乎前途命运的问题Tom都拿不准。左右为难的Tom在朋友的推荐下来到了沪上久负盛名的职业咨询公司-赫敦职业顾问工作室。
经过详细的测评和深入的互动,职业顾问师指出了Tom问题的症结所在。
Tom目前的困惑在于:在国企的工作虽然环境不错,但他觉得没有发展前途。希望知道自己在银行外企中担任IT工作人员的发展空间会有多大,那样的企业是否能在短期内给自己带来高薪。
Tom目前已经具有很好的教育背景和不错的工作经历,可以被认为是一个成熟的IT管理人员。对于他想要去的外企银行,管理系统和人力资源系统应该都是非常成熟而稳定的,从宏观上来讲,在未来也会在中国有更大规模的投入。
从微观上讲,Tom目前的技术背景集中在证券管理行业,进入银行业会有小小的转型;另一方面,目前外资银行在国内的IT建设比较保守,需要的支持也比较低端,所以即使有机会进入外资银行从事IT管理工作,也可能需要在稍低一层次的工作中等待机会,他应该对直接的收入和间接的机会成本有一个思想准备。
根据Tom的个性和能力倾向,以及行业预测,职业顾问师为Tom建议了一套行动方案。
就能力而言,Tom的综合学习能力、数字计算能力、空间感知能力和动手能力相当突出,优于常人。越是对此类能力要求高的工作,他就越有优势。从做事风格而言,他是一个富于逻辑的人,喜欢有计划地安排和实施工作。对事物有细节的观察力。从本性而言,他是个偏内向型性格的人,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环境的变化,他提高了对人或事的敏感度,而且会倾注自己的感情。
鉴于外资银行在国内IT技术建设存在的弊端,可以补救的方法是在外资银行工作的过程中在业余时间寻找参与银行IT系统建设的项目。另外,流利的英语几乎是通向跨国公司管理层职位的必要条件,尤其在保守的跨国银行中更是如此。Tom必须恶补英语,学会跨文化的沟通和思维方式,改变观念及游戏法则。如果他的学习能力强的话,你会在1到2年内彻底适应跨国公司文化和工作方式,为进一步晋升打下基础。
就目前而言,Tom要实现进外资银行的目标,除了加强外企面试技巧的训练,还需要参加沟通方面的技能培训。
谋求高薪是大多数人转行的主要目的,但是很多人没有能对自我职业发展进行理性思考。也没有对转行需要付出的成本做出正确估计,以至于准备不足,越转越差。 当热门行业或正处于上升势头的行业或职业的确有比较多的机遇,个人发展空间比较大,但尽管如此,也并非所有人都能在热门行业淘到金子,盲目赶时髦,崇拜热门行业,哪儿热往哪儿挤不可取。再热门的行业,也有失败者,再萧条的行业,同样也有成功者。热门行当的发展机遇也许,然而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