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本名为《我为什么不要应届毕业生》的书红火异常。作为应届毕业生的构成主体,出生于1980年以后的职场新人瞬时成为“千夫所指”。而随着校园招聘的尘埃落定,又将有一批被称为“new―new people”的80年代人步入职场。
何谓“80年代职场人”?出生于1980年以后的职场新人是也。他们玩着电子宠物,听着小虎队、张信哲和周杰伦的歌,看着《恐龙特急可赛号》、《包青天》、《流星花园》,一路走来。他们出生时碰到独生子女生育高峰,上学时赶上高校改革,工作时遭遇大学生就业难。他们初涉职场,甚至还带着稚气。对于这样的群体,无论是职场前辈,还是他们自己,都有话要说。
眼高手低VS志向远大
非“80s”发言:Joe 部门主管 29岁
他们自视甚高,有时却找不到自己的定位。他们有向上冲的劲头,却找不到实现的途径。他们每个人都觉得是“天生我材必有用”,但却忽略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他们认为只有进入大企业、做领导者才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却丝毫不理解从基层做起才是真正的锻炼。
“80s”自辩:Mona 公司职员 24岁
这不是80年代人特有的问题,而是所有年轻人都可能经历的阶段。每个人都有梦想,而梦想总有超出实际的地方,也因此才更有诱惑力。我们敢于直言梦想,寒窗苦读,谁不希望梦想早日实现?
不安分VS自由
非“80s”发言:李先生 私营企业老板 37岁
频繁跳槽成了存在于80年代职场人之中的典型现象。3年内换5个工作已属保守估计。
It is a job,not a career!很多80年代的人现在所找的只是一份养活自己的工作,而不是要做出成就的事业。他们三天没有达到自己预想的目标,便怀疑自己是不是选错了单位;6个月没有提升,便怀疑自己受了亏待;一年没有致富,便怀疑自己是不是已经没有前途。
“80s”自辩:Susan 媒体人 23岁
如果说60年代和70年代的人在选择工作时更渴求稳定,那么,我们则更喜欢接受挑战,有更强的自主择业意识。“我们期冀着真正的自由,去我们想去的地方,做我们想做的工作,拥有我们想要的朋友。”这就是我们的宣言。有人说不安分、频繁跳槽的我们缺乏责任感,其实,正是因为有了责任感,我们才不会在一份没有热情和激情的工作上害人害己。
脆弱VS敏感
非“80s”发言:张女士 教师 35岁
这是脆弱的一代。工作中,他们稍有不满就走人,稍遇挫折就放弃。他们缺乏足够的心理承受力,往往遇到打击后就陷在失落、迷茫中难以自拔。他们自我标榜不追风流俗,却掀起哈韩、哈日风潮。他们追求个性,但有时分不清个性与耍酷的界限。
“80s”自辩:Philip 公司职员 25岁
从小到大的孤独感、如影随形的压力感,让我们更加敏感。对于80年代的职场新人来说,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高考、求职大军抢企业的就业、职场前辈的“另眼”看待,都让我们练就了很好的心理承受力和适应力。我们年轻,不怕犯错,因为我们有输得起的资本。
幸福VS辛苦
非“80s”发言:Echo 企划人员 32岁
80年代的职场人很幸福,他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而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来限制。他们一出生就赶上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他们早已习惯了有“。com”和English陪伴的生活,许多时候,这让他们在工作更加应对自如。
“80s”自辩:网友
大学生就业难,说的就是我们这一代人!回想起来,我们是第一代独生子女,在长辈的“严加看管”下长大成人,却不幸落下“小皇帝”的名声;我们成长在科教兴国的年代,老师天天念叨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我们好不容易考进大学,毕业时却迎来就业高峰,一纸毕业证书也换不来自己理想的工作。工作中,“。com”和English牛人更是比比皆是,这根本算不了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