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 码:
  •  
60、70、80年代的求职记忆
来源: 暂无来源 作者:admin更新时间:2011-07-28

从时间上算,上世纪60年代的人如今上有老、下有小,是家里的顶梁柱;70年代的人有些也已经承担了家庭的责任;80年代的人有些仍在为学业奋斗,有些已经走上工作岗位,或正在为觅得工作奔波。

出生于不同的年代,拥有不同的人生阅历,他们的思想、心态也被烙上了年代的特征。本期,我们选取了三个分别出生于60、70、80年代的人,说说他们的求职记忆,听听他们对工作的理解。

60年代一门手艺用到老

周女士,出生于1961年,高中学历,1978年安排进入临海某针织厂,企业倒闭后开始个体针织加工,后进入一家外贸针织厂工作至今。

1978年,当时,国家还在号召青年下乡,家里有多个子女的,只要参加下乡、支边,就另有一个直接安排工作的名额。我是家里的老幺,上面一个哥哥支边去了北方,姐姐被下放到农村,工作的名额落到我头上。

当时,有机会安排的单位很多,台州医院、酒厂、针织厂、丝绸厂、毛巾厂等等。如果摆在现在,相信大部分找工作的人都会偏向台州医院等单位,可在那个年代,社会上下都说去工厂最好,国有企业,牢靠。有不少被安排进单位的人,到处托关系转到企业。

我被安排进了针织厂,全家人也都跟着松了口气。在他们眼里,进入这样的国有企业就等于捧上了“铁饭碗”。

针织厂里都是技术活。刚进厂那会儿,我什么都不会,只能从学徒做起,跟着师傅学针织技术。

学徒这个词现在出现得比较少了,那会儿,进厂啥也不会做的都要从学徒做起。我觉得做学徒有好处:师傅手把手教,学得仔细、有要领,而且边工作边学,有很多实践的机会,学成后上手快。当然,做学徒也很辛苦。针织是项细活,我一窍不通,还时常马虎、犯错误,少不了挨师傅骂。

当学徒的时候,我每个月的工资是14块钱。在现在,14块钱微不足道,甚至还不够有些人吃一顿饭,那时,14块钱的用途可大着。我清楚地记着,当时,粮食、蔬菜都只要几分钱一斤,鸡蛋属于营养品,一个鸡蛋的价格是6分钱,普通人家都舍不得吃。

直到1994年前后,针织厂倒闭,我开始针织加工,把“车间”设在了家里。当时,我的想法很简单,虽然做这行挺辛苦,但我好不容易学到针织技术,丢掉就可惜了。有一门手艺,总不用愁没钱生活。我们这一代人,大多数脑子里似乎都有这样的想法,不像现在到处有人跳槽、转行。

再后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针织加工逐渐被遗忘在角落里,生意日渐惨淡。1998年,我在朋友的劝说下,进入一家私人外贸针织厂工作。

现在算算,我和针织行业打交道已将近30年了。说句真心话,我还真没想过要离开这行,一来没有其他手艺,二来工作竞争越来越激烈,我能找到工作,靠的还是几十年的针织技术。

70年代到哪儿都是打工

张女士,出生于1971年,高中学历,1992年考试进入临海某饲料厂工作,企业倒闭后四处打工。

我们这一代,大学生逐渐多起来了。当时的高校招考制度是“先填志愿后考试”,这就像是一场打牌游戏,押对了就赢。可惜,我是个只差1分的落榜生。

不过,在90年代初,高中毕业生找工作还不是难事,确切地说,大部分岗位仍然面向高中学历。

当时,企、事业单位都已面向社会公开招工,但鲜有招聘会之类的求职平台。为了帮我找到工作,全家都行动起来,四处打听招工情况,今天哪家单位招人,明天哪家企业招人,赶着去报名、考试。这种应聘考试不同于现在,没有面试,只要笔试考得好,就有机会被招聘。不像现在,为了面试成功,求职者花几百块甚至上千块买衣服、做美容、学化妆。

我已经忘记考过几个单位了,反正,哪里有机会我就往哪里跑,电厂、百货公司等单位都去考过,最后,终于在近百名应聘者中,以笔试第一名的成绩进入一家饲料厂。

厂里安排我管理仓库,这是个轻松活儿,不用什么技术,只要货物进出仓库时仔细点就行。我的工作属于普通工种,每个月100多元的工资,比“老同志”少300多元。这种待遇差距曾经让我心理不平衡,可回转又想,我参加不少单位考试才进来,找份工作多不容易。

在饲料厂的三四年,我觉得挺安逸,白天上班,晚上自费去读电大夜校班财会专业。可到饲料厂倒闭后,我才发现自己没了后路。

这时候,大学生越来越多,我一个高中毕业生,又没有技术,靠什么跟他们比呢?夜电大文凭又不被认可,找工作比以前更难了。我只能选择一些条件比较宽的简单工作,做一天是一天。这些年,我当过拉保险的业务员,做过服装店的营业员、超市的促销员。

我对工作的理解很简单:工作,就是为了生活。

80年代我的工作我作主

严先生,出生于1982年,本科学历,2006年7月毕业于郑州大学英语专业,应聘进入台州某电器有限公司工作。

我是2006年毕业的,算起来,已是高校扩招后的第4批毕业生。这时,社会上已经到处是大学生。没有了学历上的优势,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变得严峻起来,有很多人都抱怨说“毕业了,工作不好找”。

起初,我对自己的就业一直持非常乐观的态度,我坚信凭自己的能力,找到一份好工作并不是难事。而事实上,参加完招聘会后,我才发现找工作并没有我想像中那么简单。

我参加过3次招聘会。第一次是在2005年末,一场全国性的招聘会设在杭州。当时,我还在学校读书,特地从郑州赶了过来。我投出20多份简历,只收到2家企业的面试通知。而最后的结果都是杳无音讯。

首战败北,我信心不免受挫。几天后,我又去宁波参加一场大型招聘会。可惜的是,我投出了几十份简历,都石沉大海,毫无回音。当地有些用人单位很直白地告诉我:“如果两个应聘者的能力水平相当,我们肯定录用宁波人。”这一次,信心大挫。

第三场招聘会在台州。我投出10份简历,结果有两家单位通知我去面试。第一家是药品生产企业,去面试时,他们也不考我,最后拐着弯告诉我,让我去车间做搬运工。我当时懵了,也颇感气愤。第二家企业就是我现在的工作单位,一家外贸企业。

相对于仍然没有找到工作的同窗来说,我的求职虽有些小挫折,还是比较顺利。平心而论,我对现在的工作还是比较满意的,至少在业务上得到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不知不觉中增强了,交际能力提高了,也更懂得为人处世之道。

我觉得,从学校刚走出来的大学生,找到合适的、能提高能力的工作,远比高收入来得有意义。因此,拥有一个锻炼的平台比什么都重要。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模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