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职业困惑求职者
24日中午,在南坪人才市场徘徊观望良久,重师大四学生何玮看中了一房企提供的文秘职位。但该企业的展位前已被求职者围得水泄不通。文弱的何玮挤了近一个小时,才满身大汗地勉强把简历递给了招聘人员。
来不及多询问几个关心的问题,后面的人潮就把何玮挤了出来。就在被挤出的刹那,她突然瞥见自己刚投出的简历,也被扔在了角落里。
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在一些用人企业提供的诸如社区文化专员、游乐场景造型师、家庭保障规划师、居间人等新职业展位前,却门可罗雀。虽然也有部分求职者,对这些新职业感兴趣,但绝大多数人只是对这些职位的高薪感兴趣,在展位前稍作了解,就直奔自己熟悉的职位而去。
在招聘现场,发现这些新职业薪资待遇一般都比较高,有的月薪上万元,还有的甚至高达20万元。如此高薪为何吸引不了求职者?
“社区文化专员,还有游乐场造型师具体干什么?连具体干什么都不知道,肯定不会投简历了。”不少求职者摇摇头,表示对新职业不了解,所以与这些职位擦身而过。
新职业已经不新鲜了
对于今年还在四川美术学院动画学院读大四、“视美动画教学实作基地”的学生莫兰来说,游戏色彩师并不是什么新鲜职业。
“我现在从事的工作,就是做游戏色彩。”莫兰说,2006年,四川美术学院和重庆广电集团联合成立了“视美动画教学实作基地”,采用校企联合的运行模式。她通过考核进入基地工作,主要负责二维动画片中的场景设计和制作,设计所有动画场景,为动画人物填色,已在基地工作两年多了。
南山植物园温室展览馆的总设计、2004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建筑系的资永爱表示,早在好几年前就听说了社区文化专员、游乐场景造型师等职业。“在广州、上海等地,很早就出现了这些职业。”资永爱说。
“这些新职业都是随着相应产业的发展而诞生的。”招聘企业介绍,如社区文化专员职位,就是因为随着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小区出现,如何让业主生活得更舒适是物管企业要考虑的问题,这也涉及到其未来是否具备竞争力的生存大事。
而家庭保障规划师和居间人,都是保险事业和股市红火催生的新职业。家庭保障规划师不仅要熟悉保险、投资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很强的沟通能力、统筹规划能力和领先的服务意识。居间人则要求应聘者具有一定的金融知识,尤其对股市有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
岗位细化催生新职业
“由于经济和区位的优势,新兴职业在一些发达的大中型城市,兴起和需求都表现得比较明显,”西南大学招生就业处唐宇主任如此解释。
“但有些职业是把岗位功能定义为职业,比如说游乐场景造型师,不是说新出现了这样一种专业,而是把这个工作是干什么的就叫做了‘某师’。”唐宇说,实际上,“糕点师”、“烹饪师”之类的称呼都需经过国家职业部门的资格认证,非常规范。
唐宇认为:一个专业的外延是很广的,比如学机械制造专业的学生,可以从事机械维修、汽车文化、管理、咨询等等,链条是很长的;而“家庭理财规划师”这样的职业,学保险、金融专业的学生都可以去从事。
“这些工作都不一定要求是该专业出身,但可以通过自身兴趣,社会的继续学习来弥补,40%的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是与自身专业不对口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校负责人说,不是市场一出现什么新、怪的职业,高校就必须跟风设立相应的专业,而是必须重视基础学科的建设。
“高校目前肯定没法直接培养这样的新兴职业人才,这方面的从业者恐怕主要还是从相关的职业转型,或者从发达地区引进。”市人才交流中心相关人士也表示,比如资深个人理财专家通过自我知识、经验拓展后有可能升级为家庭保障规划师。
“职场充电,也是解决新职业人才荒的一种手段。”联英人才专家称,像社区文化专员、游戏色彩师、家庭保障规划师等职业,其实只是称谓上的新职业而已,从事的工作和相似的职业相差不大。
比如社区文化专员也就是社区的工作人员,但是要求和传统的不一样而已。这些并不是一个新兴行业中的新职业。比如家庭保障规划师和寿险规划师、理财经理是同一种咨询类型的职业。只是说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发展过程中企业各个岗位的细化,出现了这些新职业的称谓,但并不是一个从头开始的新职业,而是更细化更专业了,完全可以从同行业内的人才中培养出来。
“一种技能很多行业是可以转换和通用,并不是说一种职业对应一种技能。”联英人才专家称,比如游戏色彩师,可以从游戏动漫设计人员中提炼出来,其他新职业同样也可从相近的职位中提炼出来。
开设新专业很有必要
但是,是否相近专业就足够解决一切新职业的要求呢?此外,还有一些建立在交叉学科的基础上、综合要求更高的新职业,是否必然呼唤出某些新专业的设置?
经教育部批准,今年将新增41个本科专业。其中,重庆大学的物流工程,重庆师范大学的艺术教育,四川外语学院的印地语、翻译,四川美术学院的景观建筑设计等5个专业为首次开设。
这5大专业,将在今年秋季首次开始招生。这5大专业,是否都是目前社会紧缺、需要加大培养力度的专业?
“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印地语人才非常走俏。”据川外有关负责人介绍,印地语在印度、毛里求斯以及阿联酋等国适用,而这些地方又恰恰是渝企出口的重要战场。全国设置此专业的学校非常少,几乎每年都有用人单位来学校询问有无该专业的毕业生。
而在“十一五”规划中,重庆市政府明确提出:将依托交通干线、口岸优势,建设三大枢纽性物流园区;根据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扩大沿江布局,建设八大区域性物流基地;最终建成相互补充、互为支撑的现代物流布局体系。
“预计未来10多年,重庆物流增值将年均增长18.3%.《重庆市优化人才结构问题研究》和《重庆市紧缺人才需求目录》,也均把物流工程人才列为‘十一五’期间第三产业人才需求的首位。”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副院长李楠介绍。2006年,重庆大学在对专业进行设置前,到力帆、长安、烟草公司、港务集团等多家大型企业进行调研,企业普遍反映缺乏物流规划咨询人才、物流外向型国际人才、物流工程人才等。
据了解,教育部于2001年后相继批准了大连海事大学、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37所高校开设物流工程专业。而教育和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仅有极少数高校开设了该专业。
“重庆将成为我国西南地区的物流重镇和长江上游现代物流中心,因此急需发展区域协同的现代物流,培养物流工程人才。”李楠说,物流工程专业需要控制工程、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与管理科学等多方面的结合,涉及外贸、物资、邮政业等领域,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新兴学科。
而目前我国物流专业人员大都是从传统的物流即运输、仓储转变而来,严格意义上只能提供个别或部分物流功能的服务。据介绍,目前全国各大城市、企业、行业物流系统均要改造,物流园区要规划设计,目前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仅北京缺口将达20万。
“因此,要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开设新的专业是很有必要的。”李楠介绍。重庆大学将结合自身专业优势,采取输出培训教师、引进人才、与相关企业共建实习基地等方式,建立需求导向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尽快为西部地区培养出本地物流工程人才。
要专才还是要通才?
“目前重庆的经济增长很快,在市场的调节作用下,尤其国家在重点发展的领域,比如对材料、经贸以及工科学生的需求量很大。”唐宇说,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跟社会需求密切相关。西南大学近几年开设的这些专业,就业形势确实都不错。
“但除了新兴的专业,专业还需要细分培养。”四川美术学院建筑艺术系副系主任黄耘告诉,2000年川美设立了建筑系,毕业生反馈回来的信息表明,用人单位希望他们能从事一些景观设计这方面的工作,这说明单位需要这类人才。
此外,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全国各地都出现了景观设计的热潮,对景观设计师的需求日益增多。根据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发展轨迹,学院也敏感地意识到景观设计将是今后非常有前途的专业。
2004年12月,景观设计师已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认定为我国的新职业之一。“景区的设计就是一个小气候、小环境,但如何科学地进行土地利用,在物质建设上及其空间布局上,达到艺术的境界,需要专业的培养。”黄耘强调,农业、园艺、植物等专业的学生也可以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但专业素养是不够的,这中间就出现一个空当,需要更细分的专业去弥补。
去年12月,重庆工学院正式挂牌成立西南首个知识产权学院,设立知识产权法学、知识产权管理、文化产业管理和国际技术扩散与贸易等4个系别,主要开设专利、知识产权代理及评估等专业课程。
“知识产权必须要有理工科的知识背景,还要熟悉法律、英语,对专业的和法律的领域要非常熟悉。”该校知识产权系系主任李健介绍,重庆本地需要保护的知识产权众多,目前重庆每年需要1000名以上的知识产权人才,几年前知识产权专业还是在法律等专业下面挂靠招生,没有专门的学科编号。但两年前,工学院成为全国6个开办该专业的学校,学生还未毕业就已经被长安等企业“预定”完了。
“成立知识产权学院后,新增加了知识管理方面的专业,目的是为企业或机构培养知识产权管理人才。”李健提出,知识产权教育从独立到专业和层次细分的发展道路,都是根据社会和企业的需要而变化的。
设立西部特色专业
“这几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在70%左右徘徊。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与高校专业设置的错位在一定程度加剧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西南大学教授李怡也指出,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周期是4年,4年前还是社会需求的热门职业,但4年后可能就变成了滞销专业。
但是,从接受到市场需求的信息,到专业申报下来,高校设置新专业的时间往往在两年以上。而一些新兴的专业在此前也缺乏师资力量的培养,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淀,使得新专业的诞生更加漫长。
“考虑到师资力量、专业布局等各方面的因素,市场需求与高校教学资源配套能达到高度一致很难。”唐宇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信息不对称,高校并不清楚哪些企业需求哪些人才;二是缺乏大的猎头公司。
“在深圳、北京、上海,都有很专业化的大型猎头公司,在社会搜集各方面的人才需求信息。”唐宇说,但重庆很多高校举办招聘会,都是与一些企业、单位等老主顾进行点对点的合作,这样对社会需求的了解面不够大。
唐宇提出,政府应加强对人力资源平台的建设,应该有一个衔接各个部门之间、大型的综合的人才服务机构,定期地发布人才需求信息,公布新兴的行业和职业,才能将人才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本。
“设置同一个专业的高校过多,使高校失去自身的特色和比较优势,难以满足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西部也不能一味跟风沿海,而应设立地方特色专业,才能避免高校毕业生打拥堂。”李怡也表示,专业的设置应该建立在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大方向的把握上,政府应该做好这方面的牵头服务工作,有早期预测和宏观规划。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有些高校在设置专业方向时,过于倾向设置“热门”专业,如今这些专业已呈现饱和现象。今后重庆将大力培育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专业,逐步形成品牌。
该负责人称,重庆高校应认真分析就业状况及产业发展趋势,根据地区经济发展和学校优势,调整“十一五”期间高校专业设置和规划。鼓励设置具有个性的、与重庆支柱产业密切相关的专业,比如工业设计等专业。重庆市教委也正考虑逐步减少传统专业、饱和专业的设置数量,并根据社会需求,增加急需专业、紧缺专业和特色专业的设置数量。
“如果说以往学校是重视学科建设,大家埋头搞科研,出成果,但是今后必须以市场需求为重点考虑教学。”黄耘说,新设的专业今年9月开始招生,首次招生人数约在1个班(30人),今后将根据学生就业和需求情况逐步增长和调整。
了解到,这是此次新增加专业的学校的普遍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