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收到的来信中,有很多朋友谈到从技术到管理的转型问题,我认为这里有两个层面的问题。
第一个层面是自己到底适不适合做管理的问题。从技术转到管理也不是对每个人都适合的。有些技术人员似乎天生就是为研发而生,而有些技术人员天生就是管理者,只不过是从技术的门进去而已。
这就是一个职业生涯规划问题,如何衡量自己适不适合做管理?当然,做一套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对自己的生涯兴趣、技能、价值观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是最好的。不过,也有一个简单的方法,那就是问自己两个问题:自己更喜欢技术还是更喜欢管理?喜欢管理的是喜欢管理工作本身,还是喜欢管理所带来的各种待遇和机会?
在我们的很多企业里还依然存在着很多将某方面技术优秀者选拔到管理岗位上的现象,所谓"技而优则仕”,这种现象一方面造就了一大批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优秀人才,但同时也给部分适合做技术而不适合做领导的员工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这不仅影响了企业的效益,更阻碍了员工的个人发展。作为做技术的员工在面临想管理岗位转型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权衡。
第二个层面是从技术到管理,心态调整的问题。要转变成一个管理者是有比较大的困难的。在这个过程中,你必须独立并自信地去当好一个团队的领导者,忽然之间,你就要面对一大堆的事,要鼓舞大家的士气,要保持团队的活力,要让大家都集中于某些他们可能并不关心的目标上,从一个侧重技术技能并以任务为重的技术人员,要转变成一个侧重人际交流并以结果为重的管理者,这个过程绝非易事。
这是一个职业发展问题,对这类朋友,我有以下建议:调整重技术、轻管理的倾向做技术的人有个特点,就是觉得技术才是最实在的“硬技能”,这可能就是有的技术人才担心转型可能会“技术流失”的原因吧。是的,在这个过程中,技术的比重肯定会被一些管理的比重所取代。向管理转型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舍得”的过程,有“舍”才有”得”,大“舍”才有大“得”.这是一个职业角色的转变。
发挥技术背景优势30岁的魏明就是被从公司技术岗位提拔到客户服务部副经理的管理岗位上的,刚开始的时候极不适应,后来他在客户服务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正如他在谈心得时所说的:“在和客户打交道的时候,我总是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技术上的难题,这些对我来说并不复杂的‘附加技术指导服务‘,对客户来说却是求之不得。通过这种方法我很快打开了工作局面,赢得了客户。”心态调整更重要在转型的过程中,学习新的管理技能等都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但这个转型一般的过程需要18-24个月左右,在这么长的时间里,相比技能而言,心态调整更为重要。
正如王志东谈到他在从技术向管理转型的感受时所说的:“这个转变过程一开始我是抵触的。我不愿放弃这个手艺,比如你是一个舞剑的高手,结果要你把剑挂起来去做别的事。转到另外的领域,万一不能成,再回来,也是很冒险的。后来我就采取所谓的‘甜柠檬心理‘,不得不吃的时候,柠檬也是甜的。当我不得不接受管理职责的时候,我就只好乐意接受并品味其中的快乐。一品味发现其实也不错。就和你第一次喝咖啡,咖啡是苦的;第一次喝啤酒,也是苦的一样。你喝多了,就会品味到其中的香醇。”其实,无论咖啡也好,柠檬也罢,其中甘苦恐怕只有自己知道,从技术到管理,所经历的是一个涅�重生的心理历程。
下面这个“老鹰的故事”,相信会使大家有所感悟:老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当老鹰活到40岁时,它的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有效地抓住猎物。它一生的年龄可达70岁。要活那么长的寿命,它在40岁时必须做出困难却重要的决定。因为这时它的啄变得又长又弯,几乎碰到胸膛。它的翅膀变得十分沉重,因为它的羽毛长得又浓又厚,使得飞翔十分吃力。它只有两种选择:等死,或经过一个十分痛苦的更新过程。
150天漫长的操练。它必须很努力地飞到山顶,在悬崖上筑巢。停留在那里,不得飞翔。老鹰首先用它的喙击打岩石,直到完全脱落。它会用新长出的喙把指甲一根一根的拔出来。然后静静地等候新的喙长出来。当新的指甲长出来后,它们便把羽毛一根一根的拔掉。
5个月以后,新的羽毛长出来了。老鹰开始飞翔。重新得以再过30年的岁月!
在我们的生命中,有时候我们必须做出困难的决定。开始一个更新的过程。我们必须把旧的习惯,旧的传统�弃,使我们可以重新飞翔。只要我们愿意放下旧的包袱,愿意学习新的技能,我们就能发挥我们的潜能,创造新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