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 码:
  •  
玩职业名利资源 四两拨千斤
来源: 暂无来源 作者:admin更新时间:2011-08-13

你是否面临晋升瓶颈,是否有裁员危机,或许你正为摆脱困境而努力奋斗,但是你却发现自己找不到感觉,不知道门路,证书资质一大堆,学历也不差,怎么就没有好工作?你苦于找不到根源。

su来到可锐,他正处在矛盾的挣扎中,极度的焦躁和郁闷。他说,来可锐花钱,就要听职业顾问给他一个建议,他到底要不要去读MBA。Su这是矛盾中的一种极端做法,他想不清楚去留的问题,来到可锐希望专家为他做决策。

SU在一家专业咨询公司做数据研究工作。他刚到公司的时候,公司正处于起步阶段,转眼间3年过去了,公司的人数翻了一番,在市场上的地位也逐步提升。由于工作压力非常大,公司的人员流动比较大,论专业能力论年候他都是资深员工。但是他的得到和付出严重不成比例。周围的人升的升,走的走,他的上司换了好几波,始终轮不到他晋升。他也气愤过,但是考虑公司给他一个很好的平台,他也能发挥自己的优势,老板非常看重他,信任他,很多事情都放手让他去做。想到这些,他没有跳槽,做足了三年。可是随着资历的增加,仍得不到晋升,薪水有过几次调整,但始终达不到他的理想。

一个人的忍耐也是有限度的,他决定辞职,去读MBA,加上他的专业能力,未来也可以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但是,他的辞职信被退了回来,老板极力挽留他,允诺为他加薪。这样,su又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不知道怎么做。

su处于两难的境地,如果他不能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仍然不会做出明智的选择。到底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呢?因为他没有搞清楚名利之间的关系。在老板身边干活,又是资深员工,就可以升职,就可以拿到高薪了吗?首先这是不能成逻辑的,有人成了资深员工就可以升职,是因为他升值了,不升值,不让老板看到你升值的价值,就不会升职。

为什么说su没有搞清楚名利的关系呢。任何人都不可能超然于物质回报之外,除非他已经足够富有。通过和他的沟通和个性测评发现,他工作默默无闻、任劳任怨,是典型的老黄牛类型,即使不晋升和不加薪也不会去主动争取。没有"名",也就是没有分量。

如何建立名,如何使自己利益最大化,可锐专家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

和老板要名

su作为资深员工,他没有晋升,是因为没有去争取。老板固然重视他,但遇到强硬的同事,或到利益关头,老板就会迫于压力,晋升别人。对su却仅仅是描述一个美好的前景,允诺日后优厚的待遇,这些东西能否兑现,无人可知。但是既然遇到"老实""驯服"的员工,这些件不的光的招数,老板还是愿意尝试的,"软柿子"捏来捏去,也不会有多大风险。所以,su实际上正是这种"逆来顺受"性格被人摸透,非要到了无法忍受的时候,才用非常消极的态度去应付,辞职并不是最好的选择。争取到更好的待遇和职位才是他的目的。所以,善于和老板讲条件,直截了当的提出你的要求,表明你的态度,是最明智的做法。要让老板知道,你的真实想法。只要你的工作表现是有目共睹的,这就是你最大的资本,也不要为人情所束缚。

在同事中树名

和老板讲条件,是用你的办事能力说话,相反要在同事中建立"好名",就非要搞人际关系不可。现在很多项目的完成,是要看你的协调能力的,同事的配合必不可少。上战场的士兵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你希望的到什么样的关照,你就怎么样去关照别人。企业中,可能有些同事之间是竞争的关系,但是对手也是促使一个人不断进步的动力,在工作中多做一些事情,或帮助别人渡过难关,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积累足够的人脉资源,未来晋升中就能够管理部门,建立威信。

职业资质的名

su想去考MBA,其实他对MBA的理解是不正确的,MBA固然是一个响当当的职业资质,可以为人镀金,但却不能直接转化为 "利",或者运用不当,根本不能产生"利"。MBA只是证明你在管理方面有了足够厚度的理论积累,但MBA毕业后不能直接与管理接轨,要有2-3年的实践经验,用实践证明你能解决什么问题。就比如,法学院毕业,没人说自己法学院毕业就能当法官,能成为著名律师。先考律师资格,当执业律师,再当法官。法学院研究教育是个基准资格,不是职业资格,MBA同理。MBA只是镀金,要经过实践才能转化为实在的"利"。如果一开始就存在急功近利的想法,只能是事倍功半。

综合su的职业气质测评结果,专家为他做了专业的规划,根据他的专业方向,为他选择了一个专业培训课程,之后他的专业能力得到了提高。专家还对su未来发展路线上的每个职业点的任职资格和能力要求都进行了深入研究,让他对每一环节的具体步骤(比如选择培训、培训时间的掌握等)有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真正实现高效的职业规划。我们要保证su学会理解职场规律并且让自己一切行为符合市场规律,最终不断实现增值。

可锐公司首席职业顾问卞秉彬先生认为:找到适合的工作、晋升、加薪并不难,关键是要有破釜沉舟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需要对职场进行透彻分析与研究才能找到合理的切入点和规划方案。看清 "名""利"关系,理顺各方面的线条,才能做到"名""利"双收。

可锐职业顾问事业集团 www.91career.com(中国职业生涯网)

广州可锐

中国广州市天河北路368号都市华庭日彩轩27楼A座

咨询电话:020-38800382 38813149

电子邮件:consultantgz@cbpcareer.com

上海可锐

中国上海市北京西路1399号建京大厦18楼A1座

咨询电话:021-62892895-8012

电子邮件:consultant@cbpcareer.com

北京可锐

中国北京市建外SOHO 4号楼0604

咨询电话:010-58693591 58693592

电子邮件:consultantbj@cbpcareer.com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模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