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跳槽,是职业规划缺失,还是为赢得更好发展
大学毕业生缘何出现“跳蚤族”
主持人: 姜乃强
访谈嘉宾:
庄明科 北京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职业咨询师
许森林 北京道然教育科技有限公司CEO、高级职业指导师
王 伟 沈阳科信教育培训学校副校长
日前有媒体报道,某财经大学金融专业毕业生不到半年,先后做过前台接待、理财顾问、电话销售等多项工作,而每项工作都未能超过3个月。此类毕业生被形象地称为职场“跳蚤族”。如何看待大学毕业生频繁跳槽现象?是职业规划缺失还是为了赢得更好发展?近日邀请高校就业指导教师、职业指导专家、用人单位负责人就这一话题进行了探讨。
社会各界不能一味指责
主持人:最近一段时间,关于大学毕业生频繁跳槽的报道不断见诸报端。对于这一现象,我们应如何看待?
许森林:针对这种现象,社会各界应理性看之,毕业生要冷静处之。首先,跳槽是正常现象。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流动已日趋频繁,作为初入职场的大学毕业生,在职业探索期,如果有了更好的发展机会,或者在原单位遇到了发展瓶颈,选择跳槽可能使自己获得一次飞跃,这符合职业发展的需要,社会各界不能一味指责。
庄明科:一些学生毕业时因为能力和经验有限,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因此先找一个不是特别满意的单位安顿下来,一段时间后,积累了一定经验,就开始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这样,一些公司被当成了“跳板”。作为学生,应该诚信就业,在合同期内尽量按照时间的约定,认真做好工作。追求发展没有错,作为大学生,一方面要多在原单位挖掘潜力,另一方面若原单位实在不合适,也要处理好关系,避免给用人单位留下不好印象。
王伟:从总体的社会就业趋势来看,目前大学生就业处于供过于求的态势,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一定困难,所以很多大学毕业生采取了“先就业,后择业”的灵活就业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对工作的抵触心理,出现跳槽的现象,这是可以理解的。
大学毕业生需三思而后跳
主持人:大学毕业生频繁跳槽对个人及用人单位会有怎样的影响?大学毕业生在作出跳槽的决定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王伟:其实跳槽是人力资源配置和人才流动的一种方式,合理的跳槽对个人发展和企业更新人才都有一定的益处。然而,频繁跳槽对个人的成长与企业的发展及社会的稳定都会有一定的影响,应慎重选择。
庄明科:一些学生满怀雄心壮志,希望在工作岗位上能很快升职加薪,当不能得到满意结果时,便寻求其他的机会。其实,职场新人应多关注内职业生涯的发展,注意培养自己的能力,少关注外职业生涯的变化,减少对薪酬、职位等的关注。内职业生涯就像运动员的竞技水平,而外职业生涯就像比赛的成绩。只有内职业生涯发展了,外职业生涯才会随之发展。
许森林:盲目且频繁的跳槽危害很大。对用人单位而言,大学毕业生频繁进出,不仅增加了培养成本,而且可能打乱整体的人力资源规划及工作计划。对学校而言,输送的毕业生频频跳槽,会影响学校和大学生群体的声誉。而这种盲目跳槽的最大受害者是跳槽者本人,频繁跳槽难以积累某领域的核心知识和经验,长此以往职业生涯难以获得突破性发展。此外,还会影响个人的诚信,会给用人单位留下“不负责任”的印象,之后的用人单位在录用时也会更加谨慎。
规避频繁跳槽需多方努力
主持人:规避大学毕业生频繁跳槽现象的发生,各有关单位、用人部门及大学生本人需要做好哪些工作和准备?
王伟:大学生在步入职场前,要有个短期的职业规划,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价值观,不能盲目追求高薪和优厚条件,避免发生频繁跳槽的情况。从企业来说,要有人才的培养与激励机制,给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加强领导与员工、同事与同事之间的沟通,给新员工以归属感,培养员工对工作的责任感。
庄明科:很多毕业生跨职业跳槽的原因,是在校期间没有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也没有实习的经历,不太清楚自己的兴趣、性格和能力。因此,学生在校期间要增加社会实践的机会,通过社团活动等了解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并认识到什么样的职业能够满足这种兴趣、施展这种能力。随着各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的普及和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视,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和能力逐渐提升,毕业生频繁跳槽现象将会发生变化。
许森林:规避大学毕业生频繁跳槽,有很多工作可做。如从大学生入学起甚至在高中阶段就开展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教育,引导学生作好职业生涯规划;大力提倡实习见习制度,让大学生在校期间提前了解行业和岗位的要求,作好职业定位;建立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诚信档案,对不负责任的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适时进行曝光;用人单位要注重对大学毕业生的培养和关爱,建立奖优罚劣的激励机制;大学毕业生应积极就业,理性择业,慎重转换职业,不断提升职业技能,不断积累职场经验。(姜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