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跳槽还是一个不被人接受的字眼。特别是丢掉“铁饭碗”去“下海”,更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然而,随着“铁饭碗”的渐行渐远,跳槽已成为人们所接受的一种生活方式。不管是出于对高薪的期望,还是源于想“换个活法”的冲动,越来越多的人通过选择跳槽来寻求更加广阔的个人发展空间。
3、4月份历来是跳槽最频繁的季节。各种跳槽的故事,在我们身旁频频地发生。每到年初人才流动的高峰期,总有不少熟悉的同事悄然间“蒸发”得无影无踪,办公室里又出现了不少新面孔。
在人才流动现象日益频繁的今天,通过选择跳槽来改变自己的未来,已成为人们所接受的生活方式。
跳槽为实现人生价值
广州某大型贸易公司副总经理王先生算得上“属于中国最早下海、跳槽的那批人”。据介绍,王先生20世纪70年代末从部队转业后,被安排到天津一家国有企业担任科级干部。由于两地分居,王先生辞去了“铁饭碗”,“跳槽”到沈阳老家一家集体所有制企业。80年代末,他又“下海”开起了公司。在90年代初期的“出国热”下,他随全家人移民到加拿大。在经历过几次“洋跳槽”后,王先生独自回到国内发展。10年来,他已又跳过5次槽,担任过广州、深圳和东莞等地多家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
“跳槽帮助了我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王先生告诉,过去那种“服从国家分配,一份工作干到退休”的就业体制,不仅使许多人才无法发挥才干,还造成了极大的人才浪费。
跳槽为创业做积累
“人挪活、树挪死”,某私营企业老板刘详充满感慨地告诉:正是在几年来的多次跳槽,才使自己从一名下岗职工“跳”到现在某外资化工公司销售经理的位置,并成功走上了创业道路。
据介绍,刘先生从湖南岳阳某大型国有企业下岗后,就前往深圳、广州“跑业务”。7年来,他先后从事过化妆品、化工产品和建材销售,经过了近10次跳槽,终于从一家化妆品公司的业务员“跳”到欧洲某着名化工公司广州办事处销售经理的职位。
刘先生告诉,他不断地选择跳槽主要是为了吸收、积累客户资源,为将来自己进行创业打好基础。现在,他已不再跳槽,开始利用这几年来积累下来的客户资源进行创业,成为一名私营贸易公司的老板。
跳槽为了不被淘汰
在广州某软件公司电脑程序员的小赵,则是一名典型的热衷于通过跳槽来提升自我价值、追求高薪的“新白领”。大学毕业两年内,小赵跳了3次槽,月薪从刚毕业时的2800升到5000元。据了解,在他的40多名大学同学里,除3名同学外,都有过跳槽的经历。其中,一些人的跳槽次数竟高达七八次!
小赵表示,虽然现在“跳槽风”盛行,但自己选择不断跳槽决非“为寻求流动跳跃的感觉”。他有些许无奈地告诉,他选择不断地跳槽主要是为了通过不断学习、自我提升来加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使自己免于被激烈的竞争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