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北京大学生就业之家和北京大学同时举行各自的首场春季大型招聘会,吸引了京内外1.1万余名大学生参加。用人单位一度被金融危机“压制”的需求适时释放,两场招聘会共吸引了近三百家用人单位参加,提供岗位近万个。
大企业受热捧 不奢求留北京
现场:虽然北京大学生就业之家招聘会多是本地企业,但由于以中小企业居多,早上8时30分了,门前排队等候的也只有五十人左右。
相反,北大五四体育馆此时已是人头攒动,很多工作地点不在北京的大企业也受到学生的热捧。总部设在山东的青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展位前的长队都堵塞了过道。在北京读法律的小李刚刚递完简历从人群中挤出来,抹了把额头上的细汗,“没想到,不是大城市,也这么多人竞争。”
一位打扮入时的女孩和青岛福日集团的招聘负责人言谈甚欢,“我不在乎京外就业,以后有了成绩还能被派回来。”这位家在北京的女孩说,“小学、中学、大学都在北京念,我渴望去外面看看。”
画外音:多年来,北京高校毕业生求职一直信奉的“孔雀东南飞”今年有些变化,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已不再是唯一选择,相反,一些生活压力相对较小的二线城市热度上升。
北大就业指导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北大毕业生留京就业的比例逐年减少,而到中西部就业的学生却有每年30%的增加。“这既有学校鼓励、国家政策引导的影响,也有大学生就业更理性、更现实的原因。”
是否出身“名门” 求职心理迥异
现场:不同学校的毕业生,对求职的期望值相差甚远。
“要求户口,怎么也得是名校生或是硕士,我才本科,先找个合适的工作再说。”来自二本院校的小和一边搜寻着中意的公司,一边低调地说。“月薪两千就行,如果解决食宿,还可以再低。”来自河北高校的小张附和。
可是,北大法律系的小刘名校“范儿”十足,不肯自掉身价儿。“我可是北大的,月薪怎么也得4000吧。”小何在北大学金融,这位名校生给自己的月薪定位在七八千,“同班同学大都如此,投行、私募股权公司回暖了,这要求不高。”
画外音:为了防备企业压低身价,名校学生甚至还组成“身价联盟”,当几个同系的同学一起去一家公司面试,大家会依据公司大小统一定一个薪水最低线,谁也不能主动掉价儿。
用人单位提醒毕业生,求职一定要避免盲目,应该事先了解一下应聘的公司和职位,适当提出自己的薪酬要求,漫天要价或妄自菲薄都不合适。“现在有备而来的学生越来越多”,搜狐公司人力资源负责人说,“虽然名校生更受青睐,但关键还要看能力。”
就业市场回暖 竞争依然激烈
现场:今年,北大招聘会220个摊位两周前就预订一空,30多家“迟到”的企业压根儿没订上展位,一位家政管理企业的招聘人员只好手写了一份招聘广告,在现场“移动招聘”。仅一家代理8家日本企业的人力资源公司就占了3个展位,“不要求日语基础,日本就业”的醒目广告令不少应聘者放慢了脚步,40个招聘职位,一上午就收到了上百份简历。
此外,教育类、文化服务类单位用人需求上升,新疆、四川等中西部地区企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也十分旺盛。联想、国美、百盛、新东方等大企业的身影也出现在招聘会中。
而去年的招聘会,统共只有180家企业进场。
画外音:“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渐消散,企业的用人需求得到释放,就业市场回暖明显。”北大就业指导中心有关负责人说。
虽然岗位需求较旺盛,但很多毕业生仍感觉求职难。“都是做技术的,管理类、文科类的职位太少。”北大学法律的小王有些无奈。“就业形势还是挺复杂的,虽然岗位多,但都和我所学专业不匹配。”北大哲学博士后在现场转一圈后,有些茫然。
本月中下旬,考研复试线及公务员考试成绩公布后,求职高峰将正式到来。为帮毕业生找工作,从4月开始,北大将举办50至100场招聘会,还将与周边高校共享用人单位资源,北京大学生就业之家也会举办数十场招聘会,提供的求职岗位将不低于去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