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数易其稿的《工资条例》(下称《条例》)最终有望确定职工工资增长与当地CPI挂钩。目前该条例草案已经完成,并将于近日上报国务院有关部门。据悉,这项备受社会关注的《条例》将有望在年内出台。
据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资深劳动保障法律专家杨永琦介绍,《条例》草案历经两年制定,核心内容突出“一低一高”,即最低工资标准的增加机制和垄断企业尤其是高管工资的限制。
国家实行最低工资制度首次被写入《条例》。《条例》草案要求各省需将最低工资标准上报国家,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条例》草案还首次明确最低工资不包括加班费、高温低冷及国家的各种补贴。《条例》草案还确定,职工工资增长应充分考虑当地CPI因素。
目前垄断行业和普通行业的收入差距非常突出。根据《条例》草案,政府将定期出台工资指导线,尤其对特殊行业(即垄断行业,《条例》中用特殊行业代指)的工资水平将作特别要求。
《条例》草案规定特殊行业如需对工资、福利、补充社会保险等进行调整,必须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国资委以及行业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据杨永琦介绍,在最后形成的《条例》中,将可能对垄断企业的工资总量进行控制。
《条例》还特别强调了工资的确定机制与支付机制。在工资确定机制上,《条例》草案明确,各单位必须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的方式确定工资水平,并通过集体合同的形式予以确认。在支付机制上,《条例》草案首次将“工资保证金”写入工资保障机制。通过缴纳工资保证金来避免可能的工资拖欠已经在部分城市的建筑行业试行。为了确保工资支付,《条例》草案中还规定各用人单位需保留一定期限的工资档案备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