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表示,对于央企高管年薪这个问题,说实话今年的压力不小,但现在薪酬定得并不高,平均薪酬也就是六十万元人民币左右,三分之一是基薪,三分之二跟业绩挂钩,当然有的基薪比较高,但这样做也是有所控制的,为了大企业的持续发展。
几百亿、几千亿的资产,几百亿、几千亿的销售,几十亿、几百亿的利润,这样的企业,如果是民营企业,高管们的年薪一定高得惊人。不仅如此,投资者还会通过股权激励的方式,留住这些高管。
对于央企来说,虽然多数企业都已经达到了这样的规模和效益,但是,高管的年薪却只有平均六十万元左右。即便如此,公众对此仍不满意。
那么,为什么民营企业高管那么高的年薪,公众都能接受,而央企只有六十万年薪,公众却难以接受呢?关键不在高不高,而在值不值。
众所周知,民营企业都是以效益论英雄,效益好、市场的份额大、利润高,高管的年薪高、奖励多,反之,不仅没有高额年薪和奖励,而且随时可能走人。因此,民营企业高管们的薪酬虽然很高,但责任更大。他们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相反,央企等国有企业,虽然规模、效益等不比民营企业差,但是,高管们承受的压力、承担的责任等显然没有民营企业那么大。特别是垄断企业,所谓的规模、效益等,根本不具备对经营者考核的条件,也不能作为对经营者考核的依据。
更重要的,央企高管的聘用,绝大多数不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的,而是沿用行政管理的一套,由相关部门、领导安排。而且,只要不犯事、不出重大问题,就可以在这个位置上永远坐下去,或者提拔、调任。这种优势,这样的“金饭碗”,是民营企业所不具备的,也是民营企业高管们所无法享受的。从这一点看,国有企业高管既不会象民营企业高管那样尽职尽力地干,也不该享受民营企业高管那样的经济待遇。
其实,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不同的央企,在薪酬管理和考核上,也存在明显的不公。一种不可忽视的现象,就是竞争领域与垄断领域的央企在考核上实行相同的办法,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公平的。众所周知,已经进入竞争领域的央企,其经营的压力、难度比垄断领域的央企要大得多,但是,效益和规模则要比垄断企业差得多、小得多。按照现行薪酬管理办法,竞争领域高管的收入就要比垄断领域高管的收入低,这也是中国移动老总王建宙的年薪为什么最高的主要原因。也正因为如此,不仅在央企内部存在不同的声音,那些已经完全走向市场的央企,也正面临着人才流失的巨大难题。
就央企来说,如果在薪酬管理上,继续满足于目前这种“一刀切”的管理方式,不论贡献大小、不分管理难易,那么,不仅难以应对公众的质疑,而且会影响央企的市场化进程,特别是垄断企业,会紧紧抱住“垄断”不放,抱住国家的政策、资源不放。如此,做大做强央企、增强央企国际竞争力的目标就无法实现。
所以,有关部门应当从央企的实际出发,认真研究央企薪酬管理和考核的具体办法和措施,既让公众能够接受,又能够激励央企高管、激发央企高管内在动力和责任性,真正把央企建成国民经济的支柱和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