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技术娴熟的高级汽车技工平均年薪高达179240元,而富有经验的汽车销售经理年薪则为273424元。
日前,北京德翰创业管理咨询公司公布了《2009年上半年度汽车行业薪酬调研报告》,调查结果显示,尽管不少跨国知名车企因金融危机而瞬间垮塌,国内车企却因旺盛的消费需求而一枝独秀,汽车业2009年上半年薪酬也继续保持着小幅增长。调查显示,被誉为蓝领的高级汽车修理工成为最紧缺的人才,年薪高达10多万,但仍然招不上人来。
汽车业薪酬小幅增长
尽管金融危机使得行行自危,但汽车行业似乎受到的影响并不明显。德翰咨询公布的上半年汽车行业薪酬调研数据显示,汽车行业平均薪酬增长率在5.5%至7%之间。与其他行业相比,汽车业同比薪资增长率维持在中等偏上的水平,2009年上半年度,汽车行业的平均薪资增长率达到了6.5%,略低于高科技的7.2%,但高于快消行业的4.5%和房地产行业的5.8%。
德翰咨询数据部经理王伯岩
专家解读海外人才来华淘金
国外车企面临困境,但国内汽车行业受到危机的影响并不显著,尤其在国外企业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国内市场仍然保持一枝独秀。2009年1月,中国汽车市场总销量达到了79万辆,超越美国的66.8万辆,成为单月全球销量第一。2月到6月,中国汽车市场继续牢牢占据销量第一的宝座。市场需求的上升也使得市场人才蓄水池不断上升,汽车行业的人力资源外部竞争也在加剧,企业争取市场洗牌、重组时机,吸引大量优秀人才,为企业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行业资源集中度加强,企业竞争加剧,销售业绩、市场份额、盈收能力的差距不断在扩大。但由于一些海外车企的倒闭,也使得不少海外优秀人才来华“淘金”,一定程度上带动了行业薪酬的增长。当然,金融危机对国内汽车企业也有不小的冲击,24%的企业调整了2009年的薪酬增长方案,10%的企业甚至采取了调薪方案冻结的措施以应对金融危机。
高级技工年薪十多万
技术高超的蓝领汽车修理工年薪高达18万,比一个普通白领的年薪高出近一倍。调查显示,汽车高级技术工人、研发人员、营销人员及中高层管理人员是涨薪重点。高级技工和工程师平均年薪达到了179240元,同比增长5.9%;销售经理年薪为273424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5070元;研发工程师的年收入达到了281328元,比上一年度整整高出了11210元。中高层管理人员的涨薪幅度在5.5%至6.5%之间,与往年一样,其涨薪幅度高于企业低层员工。
德翰咨询数据部经理王伯岩
专家解读产业链各环节人才缺口大
汽车行业高级人才的匮乏逐渐成为制约行业快速发展的最大瓶颈。目前,效率高、质量过硬的高级蓝领工人成为稀缺资源。调查结果显示,一名高级技术工人的薪酬水平远远高于企业中层管理岗位,可见高级技术工人和工程师已经成为热门岗位。国内专业维修管理人员和维修技工缺口近百万。扎实的维修技术是提高客户满意度的关键环节,是企业赢得品牌声誉的重要手段。
在车市处于卖方市场的极好形势下,对营销人才的要求并不高,然而一旦车市冷淡,市场需求不高,优秀的营销人员则成为企业维持销量、打开局部市场的突破口。在二手车拍卖、评估、经营的各个细分领域,专业人才出现青黄不接的状况。相比汽车销售人才,二手车鉴定人才更加稀缺。在这一阵地上储备优秀的将才,将为企业在下一轮的竞争中保留后续力量。
人才流动率居高不下
与2008年相比,2009年1至6月份,企业高管层的薪酬差异增加了6.5%,而经营管理层增加了5.2%,这说明虽然企业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涨薪幅度减小,但企业中层管理者、高级技工、高级营销人员的薪酬差距依然有所增加。
这种企业间薪酬的差距加大导致了人才流动率的居高不下,近几年一直维持在10%以上。2009年1至6月份,汽车行业整体离职率为9%左右,其计算群体主要覆盖主动离职人群,较之去年同比下降近3个百分点。一部分原因是员工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持观望态度,主动离职率出现小幅下降。高流动的群体主要为研发类、渠道销售类、市场类和中层管理人才。
德翰咨询高级咨询顾问王东晖
专家解读建立“保留”“培养”双保险
随着招聘网站和猎头服务的盛行,薪酬透明度越来越高,使得流动率也加大。企业内部薪酬差距拉大,会降低员工的满意度,底薪员工会考虑离开企业,这样加大了人才的流动率。另外,企业往往会在短期内用高薪聘请紧缺人才,所以企业间的薪酬差距将更加刺激人才流动。
汽车行业进入飞速发展期,使汽车行业内的人才流动空前频繁,高薪挖人、企业内讧、频繁跳槽的现象屡见不鲜。虽然保持一定的员工流动率对企业保持活力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核心人才的流失对企业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企业依靠“保留”和“培养”双保险来实现人才的供应充足,既不用加入市场激烈的人才竞争战中,也会防止为其他企业做“嫁衣”现象的发生。
首先,提供具有外部竞争性的薪酬福利水平依然是企业的主要手段,除此之外,大部分企业也为核心人才提供了职业生涯的发展平台和多方位的培训。除了要建立稳定的人才供应渠道以外,还要创建培养人才的机制,保证员工的福利及升职空间。为了更有利于人才的保留和培养,除了内部培养,企业也可以与一些大专院校合作,为优秀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或是试用合同,使得产、学、研紧密结合起来。晨报记者王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