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月工资总是最让人难以忘怀的,很多人“粮饷”到手有压抑不住的惊喜,但也有很多人是掩饰不了的失落。
对这个都市的白领来说,大学时代的记忆已经像列车窗外的风景,正在飞快地逝去,唯有代表正式迈入社会的首月工资还点点滴滴留存心头――或者回顾近二十年来第一捧金之变,也能让人从小小的数字中一窥时代的发展进程吧。
起薪之叹风光不再
今年毕业供职于电信公司的赵萌萌说,她的起薪在2500元左右,她说自己已经算比较幸运的,在她们班上“同路不同命”的大有人在。据说,她有一个同学,现供职于另一家分公司,首月月薪仅800元。虽然笑谈这点工资于她们来说基本是入不敷出,寅吃卯粮,但她的看法也日渐成熟理性化:“大学刚毕业能干什么?有一两千块不错了。关键要看后续的发展。我表哥刚工作的时候一个月800元不到。现在月薪4000元(税后),还有不错的年终奖。所以起薪不能代表什么,关键是要看看这个公司里面工作了3年以上的员工的待遇和机会。”
如果说在十年甚至以前,大学毕业生还是香饽饽,未出校门就有很多单位企业上系里直接要人,一人手里攥着几份接收信不说,工资在社会上也属于高收入水平的话,如今再没有“这支歌仔唱了”。
近日,某著名发出了“大学毕业生,你第一个月的工资有多少”的调查,结果在网上留言的学生,除了部分进入垄断性行业和大型外企之外,基本都在叫苦连天。与大学毕业生数量的迅速增长相比,部分地区对大学生的需求却正在下降,供求关系的两相消长,就必然导致了起薪的一再下滑。在今年8月初的一次调查中,76.52%的大学毕业生第一份工作月薪不足千元,1000元~2000元的占13.91%,4000元以上的仅4%。
广东省人事厅编委办的一位沈姓工作人员也认为,上世纪50年代,可能大学生的第一份工资可以养家糊口了,但今天第一份工资能养活自己就不错了。但她同时认为大学生不应为第一个月的工资而斤斤计较或者裹足不前,而是要从中分析自己的价值,预测职业发展的前景,并将它作为下一份工资的主要参考和讨价还价的资本。
工资过手瞬间蒸发
今年52岁的唐女士想起自己1972年高中毕业分配到电影机械厂当学徒工的第一个月工资是18元,她拿这18元买了件红色格子的呢外套。用整个月的工资买一件衣服,她受到了父母的严厉批评。毕竟那个年代大家都是一分钱掰成几瓣花的。如今的大学毕业生起薪越来越低,不少人除了置办必要的生活用品外,还要还掉毕业前所欠的各项“债款”,第一份薪水对他们而言,别说用来孝敬父母,很多都不过是“过过手”而已。
梁庆东一个多月前刚从浙江一所名牌大学毕业,成为了一家外企的人力资源部门职员。工作第一个月,工资加奖金就领到了将近4000元,虽然他坦言,这个起薪在同学之间已属于“高薪”,但是发了工资后,他一点钱也没留下。“本来还跟爸妈说,第一个月的工资会寄一些回去,让他们高兴高兴,但现在钱一到手,就几乎分文不剩了”。梁庆东懊恼地说。梁庆东的第一份工资,都用来还债了。“大四时花了好多钱,特别是实习,基本没有收入,但每个月光车费就是几百元”。而为了实习方便,他还曾花数千元在公司附近租了几个月的房子。由于不好意思向家里要,哥们自然成了开口的对象,这样一来,他在毕业前就累计欠下了6000元的债,“估计下个月还要继续还。”他有些惭愧地说。
像梁庆东那样首月工资只是“过过手”的职场新人并不少。而在“大学毕业后,第一份工资怎么花”的调查中,记者发现,“孝敬爸妈,表达心中谢意”、“给恋人买礼物,表达爱意”、“请朋友大吃一顿,好好聚聚”的回答占了绝大多数,还有人提及“还债”和“置办家具”。
在银行理财中心工作的黄小姐认为,作为刚入职场的新人来说,工资是菲薄的,但欲望是无穷的,因此为了既享受生活,又收支平衡,她建议,有余钱的新人可以把支出分成三部分:生活费占收入1/3;储蓄占收入1/3;活动资金占收入1/3。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掌握节省的小窍门,对控制生活费用就很有帮助,比如从小的说,手机大可申请“畅听套餐”、“动感地带”等便宜的套餐,没事的时候多研究公交线路等等,“其实生活中处处有学问,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新新上班族’们如何学会在生活的磨砺中成长,这比讨论起薪的高低更有价值。”黄小姐说。
涨落20年:渐被市场左右
毕业于1988年的吴文德如今还清楚地记得,在省直机关工作的他第一个月领到了90元的工资。虽然钱不多,但由于住的是公家房,吃的是食堂,而且当时低,因此他基本没有太大的花销。他用第一个月领到的钱买的一件印象最深刻的东西,是一辆广州产的“五羊牌”自行车,二手的,花了将近50元钱,用了6年还是好好的。
吴文德说,据他了解,国家是从1981年后才开始研究涨工资政策的,真正全面开始上调工资是在1984年之后。也就是说,到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大学生的工资才开始水涨船高,幅度还比较可观。他就属于建国以来30年间第一次涨工资的直接受益者。
1989年参加工作的方介夫则是外资进入中国后工资上涨的受益者。他所在的合资企业属于精细化工的高新产业,当时首月工资高达875元钱,而当时一袋快食面只需3角钱。
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末,大学生的首月工资已出现了行业之间的分化,那么到了90年代这种分化愈加明显并且扩大到了地域范围――不同地域的收入差别可高达3000元之多。
方伶俐1996年毕业于中南政法学院,当时去了湖北一家报社做办公室文员,刚到报社的第一个月工资为376元,但“报社解决了住宿问题,而且动不动就会发各种东西,福利还是可以的。”而和她同年毕业的、就职于一家保险公司的胡坤,由于工作地点在深圳,其第一个月的工资就高达4000元之多。但据胡坤反映,工资高,深圳的消费水平也高,“就说出租车吧,好像起步价当时是全国最高的。”
到了21世纪,市场经济在中国进入了发展时期,这个时候大学毕业生起薪的多少已完全由市场决定。
今年硕士毕业的杨晓石,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到深圳一家杂志社做市场推广。他的职位叫发行主管,每周负责接收从广州托运来的3000份杂志,然后负责分送到全市分散在各区的几百间报摊亭。一月四次,风雨无阻,“每次都把人累得趴倒。”他拿到了平生第一次的工资:1100元。尽管他早在今年5月和公司签约时,就已很清楚工资的数额。但当实际领到钱时,还是郁闷了很久。“如果当时本科毕业就参加工作,收入会比现在多。”杨晓石说他的同学在3年前参加工作时,平均的月薪是2000元左右,现在自己读了三年研究生,又花了家里几万元,没想到收入却比在本科读完就参加工作还低了很多。
“除了收入外,还失去了不少机会成本。如果3年前参加工作就用家里的钱付首付按揭买房,要比现在才来买少付很多。”
而对一些“选对”了专业的人来说,首月工资依然“笑傲江湖”,2004年名校建筑设计专业毕业的陈华,由于读书期间屡次在比赛中获奖,不仅还未毕业就被一家著名的公司聘请,拿到了1.2万元的首月工资,而且在半年后,还直接开了自己的公司,如今已身家百万。
据广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一位工作人员称,中国大学生包分配的制度,从1996年开始特别是1998年之后被逐渐打破,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高校进入大力推行毕业生双向选择,进入市场自主择业的时代。市场决定就业,包分配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与此同时,大学生的工资也开始逐渐被市场左右,各种层次、高低的工资同期出现、并存,差距开始拉开,特别是大都市和中小城市之间、沿海地区与内陆城市之间最为明显。低的不足500元,高的接近4000元,差距数千元。大学毕业生的工资真正进入了由市场说了算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