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上,湖北省教育厅一位副厅长批评当前一些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不正确,称“有业不就”、频繁挑选岗位、毁约、岗位资源流失等现象时有发生,令人痛心。(见3月31日《长江日报》)
毋庸否认,部分毕业生嫌工资低、“有业不就”、频繁跳槽等问题客观存在,但何至于上升到连教育厅副厅长都为之“痛心”的地步?笔者理解,“痛心”的言下之意是一些大学生在浪费资源,甚至有点“不知好歹”。当真如此吗?
让我们先来看看大学生何以“有业不就”。一些官员和专家有时会从人生价值观不端正、自我认知偏差等角度,看待大学生就业问题。但实际上,绝大多数大学生都是理性的,他们有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判断水平。
站在大学毕业生的立场,“有业不就”至少有三个原因。第一,作为理性个体,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上必然抱有一定期望值。当工作条件和待遇达不到期望时,选择放弃,并去寻找新的更好的机会,这很正常,并无不妥。“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是一种正常的社会心理。
第二,大学生“有业不就”是建立在较高的人力资本投入基础上的。按人力资本理论,上大学是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个人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动机,在于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一些地方,一个孩子上大学,往往要“举全家之力”。费用越高,其人力投资成本就越高,为了弥补这些成本并获得合理回报,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必然会相应提高。
第三,大学生“有业不就”有特定的客观原因。就业信息的不完全和就业市场的分割,使大学生就业面临不少障碍,他们在磕磕绊绊中,一次次尝试、取舍。其中多有艰辛,他们还一肚子苦水。尤其是没有多少家庭“背景”的学生,只能靠自己的努力,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他们走得很难。
因此,我们在倡导大学生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的同时,也应站在他们的角度,想想他们有多少苦衷。
除了好心劝说,更重要的,各政府部门要从多渠道努力,如建立畅通的信息传递机制,及时发布不同专业人才的需求信息,让大学生获得尽可能充足的就业市场信息,促使他们认清就业形势,掌握准确的工资薪酬信息,自觉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当然,改善大学专业设置结构,尽可能与就业市场更为顺畅地对接,也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