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5年,湖北某学院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的郑克峰摆过地摊、烤过肉串、当过代课教师、睡过广州的天桥下。期间他无数次地投递简历,也无数次地被拒之门外。
“有毕业证没有用,很多地方甚至连面试的机会都不给你,我这几年的大学就是白读了。”因多次找工作受挫,郑克峰一怒之下烧掉了毕业证,并把烧证的场景拍成视频传到了网上。
“当时的确有点冲动,同时也想借此引起社会对失业大学生的关注。”郑克峰如此剖白自己的想法。实际上,该事件也确实折射出了不少非名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一路艰辛。
专家表示,有很多人认为考上大学拿到毕业证就顺理成章地获得好的职位,但毕业证与职场成功并不能划上等号,就业受挫也不能迁怒于毕业证。对于郑克峰来说,“烧毕业证”可以是他职业生涯的一个终点,也可以是新的起点,关键要看他的心态在此过程中有没有发生良性的转变。
行为评价 心态有些偏激
“这个毕业生稍微有些偏激,其实,大学毕业证只相当于一个学生转变为职场人的通行证,但是它与职场的成功没有必然的联系。”猎头顾问朱小姐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顾问丁乐文也认同这一观点:“在中国,很多人认为自己考上大学以后就可以高枕无忧,拥有美好前程了。”
实际上,在大学四年内,学生应该从沟通能力、学习能力、适应能力等多方面去发展自己的综合素质,而非单纯地赢得一个证书。“现在大学教育已经成为大众化教育,毕业证书的作用其实就是一个证明文件。”朱小姐称。
她进一步表示,“现在已经有更多人在反思这个举动背后的原因,烧毕业证事小,但很多企业可能就会觉得这种行为比较冲动,认为他承担压力的能力也会有问题。而且,这种现象也会影响到HR对其的评价,如果我是HR就很可能比较慎重的考虑雇佣这样的人。”
这其实也是HR们比较常见的思维方式,有企业HR坦言,招聘员工的一大准则就是心理健康,而那些受挫太多的人往往难以保持心理上的平衡,这不但对其个人的工作和职业发展有影响,而且潜在的过激行为可能威胁到整个组织的运行。
“每个人首先需要尊重自己,正视自己,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其实只要不是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很多基层的工作也相当不错,但是有些大学生可能因为拉不下脸来不愿去做,或者做了以后没有办法持之以恒。”
专家建议
磨练能力有望突破现状
无论如何,焚烧毕业证这样的泄愤事件已经发生,对于郑克峰来说,他的下一步才是耿直的谋划的关键。
丁乐文表示,这件事情也有着带来积极结果的可能。“其实,毕业证烧了也不是什么大事情,只要其他证件齐全,毕业证完全可以补办,而关键的个人能力和就业经历是不会烧掉的。”
“这个行为可以是他个人发展的起点,也可能是他事业发展的终点,如果他只知道抱怨社会的不公,没有从自己的角度去想办法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这对他的就业当然会产生消极影响;如果他把这个行为作为一个起点,不打算单纯依靠所谓的证书去谋求职位,这是一件好事。”丁乐文认为,“烧毕业证”事件的利弊完全取决于郑克峰的个人心态有没有因此改变。
朱小姐也表示,学校背景的因素不是个人能力能改变得了的,除非继续攻读学位。“不要期待毕业证能为自己带来多少,从基层做起也可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据其介绍,其所在的项目组目前的一个高端客户就是想通过猎头来寻找技师。“这些技师职位的工资很高,甚至超过了很多白领,而雇主对学历的要求很低,更重要的是看个人能力。”
丁乐文也认为,“院校背景”是个历史问题,是无法改变的,但现在很多企业尤其是外企已经不再看重学校的名气了,而是更多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特长,因为外企已经意识到很多一般学校的学生个人能力也是极强的。“大学生不能完全寄希望于证书,改变外界歧视眼光的只有依靠自己的个人能力和特长。”
网友观点
甲:错不在企业,错也不在校园,错在我们作为大学生的“个体”,在“校内教育与校外认知”之间,在“团队责任与个性展现”之间,出现了“环境融通”方面的“断层”和“断链”。第一,企业家求才若渴,给求职者的定位善意又中肯:先试岗,给个机会你,证明给我看;第二,求职者应职摆谱,给求才者的感受稚嫩又自我:先谈钱,蒙个职位,证明给自己看。如果以上二种情况持续下去而得不到有效改善的话,届时,我们所言之“还没有,快来了”才会真的来了!
乙:社会媒体经常忽悠,让许多人误认为上了大学就等于职业的改变。其实上大学只是多知道一些东西,进入社会后,要根据实际可能从头做起。上大学不等于能力,不要觉得自己是个大学生,观念错了即使上十个大学也没用。
丙:我承认中国的教育模式不太可取,但是作为一名大学生,还是应该从自身思考问题,遇到挫折就怨天尤人,同样不可取,而且他失业也不完全是院校的责任。
丁:文凭不代表能力,不能当饭吃,搞不好还是一种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