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存在大学生版的职业测评?
这个问题决定了究竟该为大学生提供何种版本的职业规划服务。
职业规划的理念在体现为实际的服务方法时,内容很多,核心包括“认知”、“决策”和“行动”三个环节,有四个方面的工具体系,下面针对大学生一一分析。
1、认知自己的职业特质,由职业测评工具体系来完成;
特质常模:
过去一直存在着一个认识误区,就是应该有一个大学生常模。从人群特点来看,多数大学生由于
职业方向不确定,会造成动力系统中成就动机偏低。
而涉世不深,使得风险决策会偏高。
尚未完成组织成员角色的转化,会带来权力动机偏低,而与责任心有关回避失败等因素也会略低。
这些都与个人的愿望相关,属于内在动力的范畴,是必须予以激发的,从发展的眼光看,通过测评来确认起点有很大的好处。
变化因素:
由于环境因素对人的巨大影响,以及从“学业”到“就业”的一个环境突变,使得这些维度在进入职业环境后的2年左右“可能会”发生一个明显的变化。这个变化因人而异,而且人群的内部差异极其明显、分化严重。
良性的结果是激发出正向的结构,失败的结果是打造出负面的结构,人失去内在动力,丧失竞争的愿望和勇气。
稳定因素:
心理学揭示,人的性格因素中的各维度是相对稳定的,发生明显量变的周期在3-5年,而且发生结构性变化的可能性很小。
所以,人将“如何行事”以及“兴趣方向”是较为确定的,而行动恰恰是带来职业结果的关键,组织不会因为大学生是初涉职场而宽容过度;兴趣也决定了内在的取向,决定了职业过程中的对某一方向的投入程度、坚持性、和挫折耐受力,对职业成果产生直接的影响。
能力因素:
核心能力是职业生涯中胜任力的内在核心,直接影响学习、思维、判断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表现,也决定了面向高端职业目标时的能力支撑。
大学生迈入职场后,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与职场人有所差距之外,在核心能力上的竞争者是职业人全体而非同年,找到差距、设定提高目标恰恰是实施测评的目的,没有理由使用单独常模。
必要的改善:
《职业方向定位测评》的报告版本应予修订,强化职业特质与职业方向,省去职业转换环节。就测评本身而言,解读时应考虑到变化因素,注重引导,弱化对职业过程中的个人表现的结论。
2、认知组织环境,指围绕着职业成熟度修炼的测量工具、方法;
职业成熟度直接决定了职场中的表现效果,是标准、责任感和积极性的幕后因素。所谓的职场规则、潜规则、为人处事、大气、努力等等评价,都指职业成熟度。
这是大学生就业准备的最关键环节之一。
在测评方法上,职业成熟度更多地运用情景模拟的方式来进行,考察被测者对关键事件的应对方式。职业成熟度是社会阅历、思维方法和价值观的综合体现,因此不能回避会出现大学生因社会阅历的不足,对很多情景从未接触,未必能准确把握,很难做出应对的现象。
职业成熟度测评的另一个设计思想是“寓教于测”,“教”是目的。为此,针对职业成熟度的五个方面的典型事件的解读,正是为大学生展现了一个职场实景,有案例教育的效果。
所以,把职业成熟度当成一个职场模拟的热身,找到问题,建立个人修炼模型,对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加速融入组织环境,适应职场生活有很大意义。
今天,很多“拒绝成长”的职业人,工作3-5年后,其职业成熟度水平还不如有些先知先觉的大学生,如果能将他们作为成人来对待的话,就更没理由用幼稚人群来定义大学生了。
3、支持职业决策的职业信息库;
职业信息库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支持寻求职业转换的客户决策。因此本身非常注重“认知”和“入门”和相关的实用信息聚合。
当前,大学生认知职业的方式是非常间接,道听途说和媒体导向往往会使这个认知偏颇。很多社会性职业、公共服务性职业、新兴行业、明星职业的职业认知被当作主流职业观念,而真正有前途、有“钱途”的职业,比如制造业、商品流通业、销售职位等,被漠视甚至误解摒弃,错过了绝好的职业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