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法国记者 林卫光
网络时代催生了网络记者这个特别的群体。在法国,网络记者的平均年龄为30岁,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绰号:新闻行业“廉价劳动力”。他们经常会因为自己工作条件不及纸质媒体记者而抱怨,但是他们当中仍有很多人认为自己代表新闻行业的未来,并愿意为“创造未来”而付出一定的代价。
工作和私生活失去界限
法国《世界报》近日对法国网络记者群体进行调研后,将他们称为新闻行业中的“苦刑犯”。《世界报》介绍,法国很多网络记者每天要工作长达12个小时;除此之外,他们还要经常在周末和晚上值班。
与纸质媒体记者相比,网络记者面临一个导致他们工作紧张的极大劣势:新闻网站不像纸质媒体那样有截稿时间。
在《20分钟报》网站工作的塞西尔说,从严格意义上讲,网络记者的工作永远都没有停息。塞西尔抱怨说,网络记者的工作模式类似于一些24小时新闻电台的记者,但是,他们却没用与电台记者同等的工作条件。即使回到家里,塞西尔还要不断更新她的文章,查看网民的评价。她说,对于很多网络记者来说,工作和私生活已经没有明确界限。
尽管工作劳累,但是,网络记者的待遇水平要远远低于纸质媒体的记者。在法国《玛利亚娜》杂志网站工作的记者拉普瓦说,每当他和同事要求加薪,老板的答复总是:“网络不赚钱!”
不受纸媒记者“待见”
一名曾在《新观察家》杂志网站工作的女记者说,她的工作中充满了“复制、粘贴”的机械性动作,毫无乐趣可言。
她还透露说,法国很多新闻网站希望自己的文章第一个被“谷歌”列入搜索结果之中,因此,它们盲目求快,却忽视了新闻的准确性。她举例说,当网络记者希望打电话核实一些信息时,网站负责人并不反对,但负责人从不主动要求记者表现出这种责任感。
这名女记者还谈到网络记者的另外一大苦处:他们不受网站所属纸质媒体记者们的“待见”。她介绍说,《新观察家》杂志网站的工作地点位于杂志社昏暗的底层,在这里工作的网络记者完全被杂志社的记者“遗忘”,从来不被邀请参加杂志社的欢庆活动。
网络记者经常还要被纸媒记者“妖魔化”。纸质媒体记者重视深入报道的文章,往往瞧不起网络记者撰写的“信息”。除此之外,很多网络记者被视为谣言和错误新闻的“传播者”。
正在形成“双速”新闻行业
《世界报》根据调研结果称,在网络新闻行业,破坏劳动权益的事情层出不穷。例如,一名刚刚获得新闻专业学位的女毕业生在被《巴黎竞技画报》网站聘用时,没有在法律上获得真正的记者地位,只是得到了一份“杂志社雇员”的工作合同。
《玛利亚娜》杂志的网站记者拉普瓦说,从劳动权益角度来讲,网络新闻行业是一个没有权益可讲的行业。拉普瓦正在考虑成立一个专门的民间协会来保护网络记者的权益。
2008年年底,网络记者的工作条件问题已经开始引起法国“全国记者工会”的关注。该工会在一份文件中对网络记者面临的“恶劣的经济和社会状况”表示担忧。该工会公开批评说,很多纸质媒体在经营网站时过于节约生产成本,让网站在人手和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运作,这导致了“灾难性”的工作条件,使网络记者的劳动权益受到“践踏”。该工会称,一个“双速”的新闻行业正在法国形成。
“新闻业的未来属于网络记者”
为了节约成本,法国很多新闻网站大量使用实习生或者临时记者。例如,《快报》杂志网站的岗位中,近50%使用的是临时记者。在《世界报》网站,签订定期工作合同的记者也占到约75%。除此之外,《世界报》网站每年还雇用约15名自由撰稿人和20多名工资很低的实习生。
尽管工作并不稳定,但是很多网络记者宁可在不同新闻网站之间不断“跳槽”,也不愿彻底告别自己所在的行业。他们认为,网络新闻内容丰富,为自己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自由空间。在受到来自纸质媒体记者的嘲讽时,他们仍安慰自己说:法国新闻业的未来属于网络记者。
本报巴黎5月3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