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职业生涯规划专家认为,职业定向越早越好,但职业定位不宜过早。即便走上工作岗位,职业规划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如果你过早地划定了职业定位,将目标圈得过窄,势必会影响你的涉猎范围,影响你的视野。
近日,读者韩先生发来邮件咨询:
我大学毕业后,当地工作不好找,而且工资很低。我就从老家到北京来找工作。我是学临床医学的,一家医药公司录用了我,职位是采购助理。
没有任何经验,一切都是从头学起。第一个月我被安排到工厂去了解生产车间的情况,从第二个月开始,采购部门的经理安排了一个老师来带我,教我怎么报价、计算、寻找供应商等。说实话,我不太喜欢现在的工作,觉得太单调。
工作几个月后,我老是不能习惯办公室里有些同事的一些行为,比如不讲卫生、拉帮结派什么的,觉得在办公室里跟他们处不到一块儿。另外,这家单位的薪水也不高。我感觉自己很迷茫,没有做好职业规划,需要好好定位一下。
我也想过换一份工作。周末放假的时候去了几次招聘会,发现里里外外人山人海,找工作越来越不容易,自己目标不明确的跳槽也不太容易实现,更加觉得职业定位很重要,但是又无从下手。所以想咨询一下我究竟该怎么办。
分析与建议:
首先,现在你能够被一家专业对口的公司录用,在采购的岗位上起步,而且有老师带,已经是很幸运的了。作为一个刚出校门的新人,没有多少资格去挑剔环境,要做的只能是尽量调适自我,适应环境,尽快站稳脚跟,在一个专业领域里好好学习,积累经验。
从现实角度来说,职业定位是“你想干什么”、“你能干什么”以及“社会需要你做什么”三者之间的一种权衡,只看到任何一面都是不切实际的。因为从你的情况介绍中并不能看出你的职业兴趣、个人能力和个人性格,所以任何人都无法对你进行准确、科学的职业定位。
教育部职业生涯规划专家周其洪提出,职业定向越早越好,但职业定位不宜过早。他认为,即便走上工作岗位,职业规划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如果你过早地划定了职业定位,将目标圈得过窄,势必会影响你的涉猎范围,影响你的视野。如果有一天,你发现了自己真正的发展潜力,却走上了相反的方向,错将自己圈定在另一个狭窄的范围内,你一定会为自己当时不成熟的选择而追悔莫及。
所以,毕业生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做职业规划可能更具有可行性。这个时候,你对以前的工作会有一个总结和反思,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做出更为准确和科学的定位和规划。而大学刚毕业的时候,什么事情都还没经历,也不了解职场是怎么回事,又怎么会知道自己究竟能做些什么。
目前,你与其漫无目的地寻找职业定位,还不如积极地投入到工作实践中,寻找个人专业背景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交集。在工作中积累经验,同时有意识地了解自己、了解外部市场,为短期内尽快明确职业定位收集资料。即便犯错,也能从错误中学到很多,逐渐摸索到正确的路。因为怕犯错,所以迟迟不敢迈出脚步,结果只能是失去了走正确的路的机会。(北京人才市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