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 码:
  •  
大江后浪推前浪“80后”新一轮职....
来源: 暂无来源 作者:admin更新时间:2011-11-06

“凹造型”、“荒原狼”、“垮掉的一代”、“迷失的一代”……“80后”甚至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就被头上各种各样光怪陆离的“帽子”盖棺论定。王朔一句“80后这帮孩子成色不好”尚且余音绕梁,张亚山又开始泛滥他的批评主义:“他们是精神缺钙的一代,是灵魂没有归宿的一代,也是缺乏自我内省和对世界担当的一代。他们既缺乏上个世纪50年代人与祖国共命运的伟大情怀,也缺乏60年代人追求精神解放的觉悟,同样缺乏70年代人善于自省的精神。”这些话被传播被熟知,不仅是被评价者的不幸,更是评价者自己的悲哀。

或许还是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先生的说法来得中肯些,他说,“每一代人,都为他的上一代人所不满,最后还是接了上代人的班,完成了历史赋予他们的使命,然后又有资格来批评下一代人。”诚然,任何事物总是在否定之于否定的过程中才能获得肯定。然而当下的我们却似乎陷入了一个关于“否定”的极端命题不可自拔,争论越多,斗志越强,最后忽略了客观现状和争论的原由而沉湎于否定的快感和争论本身。

而“80后”,这个原本属于时间范畴的年代概念,则变成了一个蒋方舟等80后生人口中“丑闻”的代名词。有人在其博客里写道:如果所谓“80后”,就意味着以动物本性抛弃理性,意味着以宗教狂热抛弃常识,那被贴上这样的标签对于任何人来说都只能是一种耻辱。我年轻,但是如果有人硬要把这个标签塞给我,请容许我毫不犹豫地向他宣布,“你才是80后呢,你们全家都是80后!”

对此,恭小兵表现得多少有些无辜,他说,我只是做了那么一个比较幼稚的总结,其实我自己都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当时我很困惑,再后来,我甚至比任何人都困惑。看起来,这正应了格林斯潘那句“如果你们认为确切地理解了我讲话的含义,那么,你们肯定是对我的讲话产生了误解。”然而至此,一场关于“80后”的思考运动已经不可避免地发生。无论是这个符号,还是符号代表的人群,似乎从其出生日期开始就已然陷入了一场名誉危机之争。

“80后”不应成为职场刺青

《水浒传》里,凡是犯罪之人皆会在额头刺青然后发配充军,刺青成为他们身上最显着的标记和不轨证明,这个符号往往可以让人“一丑遮百好”,比如林冲。人们看到的往往是其额头的刺青,而非他的实力与本领。

如今越来越多的职场新人开始被标配上“80后”这块刺青。台湾《经理人月刊》曾撰文,“80后”的工作特征被其定义为“强调自我,缺乏应有的工作态度,抗压性较低,稳定性较差,比较不怕权威”等。这些似乎已成为这个刺青上的主要罪名。

如果以《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为准,在1980年到1989年之间出生的人约为2.04亿,就意味着我国约有2亿人口已经涌入或者正在涌入社会,成为新一轮的职场生力军,而这支浩荡大军却有个不光彩的别称:“80后”——不知道如此大力批驳“80后”的各路“神明”,是出于一种对新势力苦口良药的引导,还是受别人暗示之后的人云亦云?而这些批判性的言辞背后隐藏着的“80后”们,他们身上究竟是否真有这些顽疾,还是特质本身乃社会变迁的必然趋势,只要运用得当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80后的不敬业之嫌”

中国人力资源网曾发布过一个名为《中国企业员工敬业指数2005年度调查报告》的测评结果,其中“与其他年龄相比,上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年轻人最不敬业”的统计结论引起了大多数人对“80后”的口诛笔伐。这个准确的数据是“上世纪70年代前出生的人,其整体敬业指数为39.94;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出生的人,其整体敬业指数为40.26;上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人,其整体敬业指数为39.34。”换句话说,“80后”与“70前”的敬业指数比相差仅为0.6,与“70后”相比也只差0.92个百分点。

如果把上述结果引入社会现象作进一步分析,“70前”进入职场至今大致已有20年,普遍来看这个年龄段的人已成为各个公司的高层或中高层;“70后”步入职场平均也有7到8年,属于企业的中流砥柱;而“80后”才刚刚进入职场,无论是资历还是职位一般都属于企业的基层人员,根据上述报告的另一个数据“高层管理者的敬业指数为46.70,中层管理者的敬业指数为42.62,而一般员工的敬业指数为36.82。”在这个结论下,拿“80后”与“70前”相比,按职务导致的敬业指数差高达9.88,而按年龄划分敬业指数相差值则只为0.6个百分点,从这个层面看,“80后”这个年龄段的人似乎并没有大众认为的那般不重视工作,而“80后出生的年轻人最不敬业”这个说法未免也有失偏颇。大多数人往往在面对一些职场现象时只看到年龄的不同,而忽略了其他因素所导致的职场差异。

按照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胡邓博士的观点,“‘80后’与‘70后’的员工相比,对敬业的理解不一样。也许‘70后’的员工听到要加班他们会很老实地待在办公室,出时间未必出效率出成果;而‘80后’听到加班他们很可能会拒绝,但拒绝加班并不代表他们不能按时完成工作,这只是一种工作方式和工作习惯的不同,无所谓敬业与否。”

根据智联招聘网的一份关于《职场过来人》的调查显示,“有高达95%的职场人认为,工作没有更好,只有更合适。工作不满一年就跳槽的职场人士比例高达56.1%,一到两年更换工作的也有25.1%。”由此看来在刚进入职场的最初两年频繁更换工作是所有人的共性,而非“80后”的专属。所以,“80后”成为一块标志这个年龄段的职场新人“不敬业,没有责任心、缺乏稳定性”的“胎记”显然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如果引用80后生人韩寒的话来描述这种现象那就是,“难道1966年到1976年间生的人都叫‘文革类’,文革失败了难道那批人就叫‘文革败类’?时代划分人,明显不科学。”

正确看待“80后”的工作特征

“既然‘80后’已经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那也就只好收之受之”,胡邓说。作为一个年代生人,因为社会背景、文化教育以及物质生活的整体趋同,导致个体在符号特征上有近似之处也在所难免,而作为职场主导者的“前辈们”在面对这些符号特征的时候,应该是一种因势利导的态度。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吕峰教授根据E·H·施恩的“生物社会生命周期阶段模型”分析了当下的职场现象,他认为,“年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带来社会角色的差异化,而社会角色的增减对个体的工作状态会产生重大影响。按照当下的职场压力普遍性这个宏观背景,以及个体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年轻一代似乎在有意识推迟‘非工作角色’的扮演,比如晚结婚、晚要孩子等等。这在一方面强化了他们的工作角色,使其更加投入工作,同时由于受‘非工作角色’的束缚不大,导致其决策个人化和随意化的程度加强,并且个人创业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这或许就是引起“‘80后’崇尚个人主义、非常有个性”这个职场特性的社会原因之一。

有个性好不好?英国思想家???勒曾说过一句话,“什么时候一个民族将会停滞不前呢?—当人民中的个性陷于消灭的时候。”所以胡邓认为,“社会并没有发生质变,而是在循序渐进。‘80后’张扬个性,向往自由,富有创造力,这些都是好事情。”这让我想起了一本叫《走出单位》的书里提到的一个叫“群体肌无力”的概念,尽管书中认为这个现象只是在跨国公司里的本地员工身上才存在,但这种症状所带来的“员工创造性和主动性缺失”的问题却应该引起所有企业的重视,也许,“80后”身上的创造性和个性的张扬恰恰对于治疗“群体肌无力”来说是一贴良药。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个性太强或者一味标榜个性,以至于个性成为一种故做姿态的刻意化追求也并不可取。

2006年3月,有3家媒体发起了一个关于“80后”的社会调查,其中“生活离不开网络”这个特征得到了大多数80后的认可。且不说那个网名叫“倦舞”的女孩只是通过网络搜索引擎就把“毒药”这个曾经红极一时的网络名人尸检得体无完肤,就是单纯地立于工作来看,网络也已经契合在“80后”的血液中了。按照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辛志勇的观点,“作为市场经济环境中长大的一代人,“80后”对网络、传媒等信息传播方式有敏锐的体验力和高度的吸纳性,并能灵活运用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

对于网络,过分远离和过度沉迷都不现实。所以,如果说“80后”“生活离不开网络”也成为前辈们指责“80后”的理由之一的话,这种指责本身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也就值得怀疑。现实是,李想、高燃、陈曦、戴志康等一拨“80后”基于网络获得了极大的成长,如同美国当年的“极客”那样,通过程序和网络,迅速地改变着一部分人的世界。

“80后”成为职场生力军是社会必然

不管是历史车辙的推动,还是社会发展的需要,“80后”已经不可逆转地登上了职业舞台。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周孝正说:“‘80后’是建设的一代,他们现在的一些工作个性是社会变迁的必然反应,而他们成长为新的一代社会顶梁柱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如此看来,之前这一切的否定就如同冯至那首叫“自传”的诗所描述的感觉一样:三十年代我否定过我二十年代的诗歌,五十年代我否定过我四十年代的诗歌……纵使否定的否定里也有肯定,到底应该肯定什么,否定什么?不如就这样理解,否定是一种对于未来的更好的盼望。

其实一切就像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里那句伟大的话,那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因“年轻”所激荡而生的振奋,他说的是,“年轻,年轻就是他妈的一切!”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模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