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 码:
  •  
职业规划时:敢于质疑“最不可能”
来源: 暂无来源 作者:admin更新时间:2011-11-10

职业生涯之路上,在遇到困顿和挫折的时候,你是否曾绞尽脑汁想尽种种可能的情况和各种解决办法,到最后却大吃一惊,发现关键问题竟是自己最先否定、认为最不可能的那一个?虽然绝大多数人都明白世界上已没有什么绝对的不可能,但是,当人们遇到问题的时候,潜意识里面却往往容易认定某种情况的零概率,从而模糊了事情的真正症结所在。研究发现,在人们的职业定位和职业规划中,犯类似错误的职场人实际上很多。

案例

为什么?我不适合做销售?

于洋(化名)说,他的心情低落到了极点,像迷失在一片深远的丛林中一样找不到方向,他已经不能凭借自己的力量拨开这层迷雾。

于洋是化工专业出身,毕业后在一家从事化工材料产品研发和生产企业上班。刚开始的时候在技术部担任质量检测以及产品研发助理。由于跟专业温和,工作上手很快,量也不多,不复杂。就这样在技术部做了两年多。这年年底,市场推广部那边走了很多人,一下子多出几个空缺,人手比较紧张,而技术部这边人员过饱,每个人的工作量并不满。市场推广部经理私下找到于洋,问想不想去他们部门试试。当时,于洋了解到市场部的人平均收入要比技术部的人高的多,平时还有很多公费出差、消费的机会。出于这层考虑,也出于想换个新环境体验一下的想法,于洋向公司提出申请调去了市场部做销售。与他一起转到市场部的还有几个科研部的同事,后来他才了解到,市场部经理也有“希望”他们过来的意思。

由于对行业和公司产品比较熟悉,此次转型对于洋来说并不那么费力。唯一令他郁闷和的是,进新部门一段时间后,他跟新同事的关系却仍旧不是很融洽,尤其是跟上级主管不和。一次,和主管在一个问题上出现了一些分歧,主管竟很激动地冲于洋吼,并说他不适合做化工产品销售。这让于洋很难过,也觉得匪夷所思。于洋认为,自己有很好的背景知识,对行业、公司、产品都很了解,与客户相处的也蛮好,怎么会不适合做化工产品销售呢?于洋认定,自己是最适合做这个的人,而主管太武断。但是,这件事之后,主管对于洋极为不满,示意于洋主动辞职或者转到其他部门。于洋很愤慨,但是问题摆在面前是无法逃避的,他必须在去留之间做一个抉择。于洋觉得,自己喜欢做化工产品的销售,也许可以考虑换家公司继续干这个,或者申请去外地分公司的市场部们做。但是,无论怎么选,都有好多无奈,换公司成本高,要准备很多东西,过程也许很漫长,新的环境我也未必就能很快、很好地适应;去分公司,人在外地,更有许多未知的变数。于洋觉得很迷茫,进退两难之间,究竟该做何抉择?

职业规划师分析

在职业规划师和于洋交流的过程中,很容易感觉到他对主管的怨气。于洋的心情能够理解。然而,事实上,咨询过程表明,于洋在职业转型以及应对转型挫折的过程中,他忽略了关键的问题:对自身的重新认识和评估。当主管指出他不适合做销售时,他的潜意识里面并没有认真去思考这个问题,而是认定自己就是适合销售工作,从而忽略了问题的基本,直接把问题的结论引向了其他方面。

事实上,根据与于洋的多次深入互动沟通、以及一系列的测评分析结果,主管对于洋的评价是有道理的,于洋各方面的职业性格、气质、能力表明其确实不太适合做销售工作。根据职业规划师的分析,于洋的职业性格属于内倾型,这决定了他并不擅长那些需要大量对外沟通与交流的工作;在职业兴趣上,他喜欢钻研、思考,但对创意、交流等方面的工作兴趣平平;在职业气质上,他工作稳重踏实、兢兢业业,但主动性、创造思维稍显不足。他一直认为自己喜欢目前的工作,实际上,他喜欢的并不是销售工作,而是喜欢化工这个行业,喜欢研究化工产品。最适合他的其实是他原先所在的技术研发平台。

职业规划师建议

敢于质疑“最不可能”

于洋把他认为“最不可能”但其实是真正答案的因素排除在外,如此一来,最后得出的结论只可能是根本错误的。

正如前面分析,也许主管的态度是有些偏激,也不排除主管平时做事风格主观、武断的可能,但就这个问题本身,主管的意见是对的,于洋并不适合做销售方面的工作。所以回到正确的思路上来,他现在的问题不是换家公司做销售,也不是去分公司做销售,而是不做销售,回到原来的技术平台上去。而且,一段时间的销售经验,对于更好了了解客户需求,研发出更贴近市场的产品来会更加有帮助。所以,要敢于质疑“最不可能”的因素,才能更客观、更全面,也更科学地发现问题的真正原因所在。

巧妙借助“外脑”

当自身能力无法解决问题时,于洋马上能意识到“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及时地借助“外脑”。所谓外脑是指脱离被考虑事件范围的其他的智慧力量,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机构或一团体。正是借助了专业的职业规划师的力量,于阳最终避免了在错误的结论上盘桓太久而给个人发展带来更大的损失。

由于认定某种情况的不可能性往往是在无知觉的潜意识中发生的,所以人们一般很难清醒地认识到被自己排除在外的真正的问题所在究竟是什么。在职业规划中,最有效的办法,无疑是借助外脑,尤其是专业机构及专业人士。

案例后续追踪

于洋认同了职业规划师的分析建议,申请回到了原来的技术部门。并且,按照职业规划师的建议,要在专业技术岗位上有所成就,必须在专业背景、技能上继续深化、进步。所以,回到原部门后,他一边工作,一边考取了某著名高校化工专业的在职研究生班。两年时间过去了,于洋不仅学业有成,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也开发出了多项成果。沉浸在工作乐趣及工作成就感中的他也赢得了同事的尊敬和上级的欣赏。
最令人欣喜的是,于洋最近已正式被总公司列入下年重点培训计划,将被送到德国去接受半年的研发培训。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在职业规划师的专业帮助下,于洋正走在他职业生涯的成功道路上。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模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