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 码:
  •  
职场门槛以什么样出现?
来源: 暂无来源 作者:admin更新时间:2011-12-05

引子:《新快报》3月21日报道,一所大型企业20日在广州举行大型会,并开出2000元的承诺。然而,招聘会专设了“入场资格审核区”,坚持“非中大、华工、暨大的学生不得入内”!据学生反映,非大学连入门的资格都没有,一些远道而来的毕业生只能望门兴叹。


有人说这是一个“名牌”泛滥的时代―――但设置的名校准入制,在人们眼里是道什么样的坎儿?


观点之一


不可以“牌”取胜


文/付毅飞(教育工作者)


毋庸讳言,当今社会是个重品牌、重声誉、重质量的社会,良好的品牌和声誉加上无可挑剔的质量无疑会得到更多人的青睐。但值得指出的是,人们并没有因为有了这些知名品牌而忽视其它品牌的,更没有以“非名牌”的理由将它们打上“不合格”的标签或拒之门外。


诚然,“选优择良”是当代企业招聘员工、人才的首要标准。应该承认,从某种程度上讲,重点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整体上或许要比非重点学校的学生稍胜一筹,但这只是针对整体而非个体来说的。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以“牌”取人不仅让其他非名牌学校的学生丧失了平等的机会,也让自己失去更多选择的机会。从企业方面来讲,他们招聘的目的应该是招人才而非“名牌”。“舍人”而“取牌”无疑犯了舍本逐末的错误,这对企业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的;从社会方面来讲,如果用人单位都讲究惟“名牌”是举,非“名牌”不取,那么非名牌学校的学生将被置于何地?


“名牌准入制”无疑是一种畸形的招聘和用人观念。这种对名牌的迷恋和热捧以及对非名牌的歧视和拒绝的观念应该被及时的画上休止符。非名牌学校的学生理应拥有跟名牌学校学生平等的竞争机会,这是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他们孰优孰劣不是由牌子说了算,而应该由事实说话,“以质取胜”不能让位于“以牌取胜”。


观点之二


准入制无可厚非


文/马丽(公司职员)

初一看,该企业的做法有“歧视”之嫌,谁能说非名校的学生综合素质就一定比名校学生差呢?正如一位同学所表示的:“连的机会也不给我,怎么知道我的水平?”其实,如果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并非不合理。


企业招聘工作,是要讲招聘的,即要求在最短的,花最少的成本,招聘到最合适的人才。那么,就不可能不对报名资格进行一些必要的筛选,以节约人力物力财力。作为一家企业举办的招聘会,确定怎样的报名资格,是企业的权利,即使他们打出“非硕士以上学历不得入场”,那硕士以下的应聘者,也只有望“门”兴叹的份。


规定只有名校学生才有入场资格,可以看出该企业招聘实行的是“优中选优”的策略。虽然非名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非常优秀的,但名校学生的整体素质要比非名校学生素质高,这是不争的事实。如果不设“门槛”,所有学生都可以进入,招聘人员就会疲于应付,应接不暇,招聘效果未必好。


道理非常简单,从大海中淘金与从金矿石中淘金,哪个更容易呢?只允许名校学生入场,虽然入场的人少了,但招聘人员可以与应聘的学生谈得更多、更深入,招到合适人才的成功率会更高。这样,招聘成本会大幅下降,这也是企业追求工作效率的必要要求。


观点之三


一场标榜秀


文/何卫东(人士)


“英雄不问来路”,招揽人才看的是真才实学,而不应该是“出身”。名校出来的学生固然有他们独特的长处,但也不能否认非名校也有。这家企业招聘人才,一门心思只认“名校”,笔者看来并不是不清楚以上的道理,也并不是象有些学生说的是“歧视”,而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如果这家企业真心是只认名校,在广州既然只认华工等三所学校,那么为什么不直接进学校里去招聘,岂不更省事直接?现在搞得声势浩大,满城风雨,说到底不过在于借机宣传、提高罢了。


这家企业开出的试用期月薪就在2000元以上。因此吸引了很多应届毕业生。承诺的高薪能不能兑现呢?过于美妙的事情往往会有不妙的结局,我们也有理由存几分怀疑。


现在许多企业借招聘炒作自己,把令人瞩目的招聘会看成了低成本高回报的“宣传会”,这已经司空见惯了。个别企业招不了几个人甚至根本无意招人,却常常收取几百上千学生的,煞有介事地进行面试。在招聘会上再搞个什么引人关注的噱头,也不乏其例。这样说并非就认定这家企业也是如此操作的,但是就算所许诺和招聘的信息全是真实的,借机以只认名校的牌子来抬高一下自己的事实,却明显有“作秀”之嫌!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模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