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抵再有钱的公司,也不会没有办公的Budget(预算),而在一个有限的Budget里玩出无限的花样,那就是件考人的事情了。这种地方,蛛丝马迹之间透露的公司信息实在是太可回味。
前一阵子,几家杂志都搬了家:一家娱乐杂志,是从中规中矩的写字楼搬出来,租了一个大厂房,自己设计装修,就是时髦的Loft了。然后是一家女性杂志,大手笔地租下老银行的大楼,自家办公室就是现成拍片子的上佳布景。还有一家女性杂志,虽然也是从写字楼搬到写字楼,但那可是自己新盖的大楼,一切簇簇新,气象自是不同。
传媒、和设计业,因为是“吃脑”行业,风格和都得在办公室的选址和装修上有所体现,或者说,公司有责任、有义务让工作其中的人心情愉快,BrainStorming(头脑风暴)的时候也更有灵感。至于体面不体面,那也可以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要扛住体面二字,当然会有代价。一平方米十几美金的甲级写字楼如国贸、赛特,里面不知驻扎了多少至今还在花钱培育中国市场的大大小小国外企业。上至拿着高额海外津贴的外国总裁,下至英文半吊子的中国秘书和行政助理,进进出出的时候,脸上都隐约一股倨傲之色。在这一刻,无论月薪两千人民币还是两万美金,他们是属于同一阵线的。
如果真有根基就自己盖大楼了,何必挨贵租?像、、都有自己的大楼,公司的也因此贯彻得死死的,由不得你不服气。如果地方远(像资生堂在开发区),加上由营养师设计菜单的员工食堂,还有一早一晚发送的员工班车,简直有令人死于安乐的错觉。我十年前去资生堂采访时见到的人,现在竟然还在,不过当然是升职了。喜欢的人,至此也别无所求了吧。
如果是不在CBD的次一等的写字楼,那身价就陡然下跌了。连二十几层俯看都市的视野都没有,地毯有污渍,洗手间有异味。当年.Com泡沫破裂时,多少公司从堂皇的甲级写字楼里搬出来,换到便宜的地方去。只是有比较,感觉大概更不堪吧――此一时彼一时的感叹,莫过于此。
还有一类公司,大概是想脱离这套评判系统,搞搞新意思,会用差不多的Budget租那种商住两用的公寓当办公室。有前厅有厨房的,屋主还给配了廉价但时髦的沙发,很有居家气氛。商住公寓价钱平,可是使用率也低,所以多是小公司,上上下下就那三两个人,一到中午,满屋都是微波炉加热饭菜的味道,说得好听是公司文化亲切,说不好听就是不正规,你见过公寓里摆打卡机的吗?
心远的,就奔Loft、四合院和公园去了。Loft做办公室,说不清是为省钱还是为个性而制造的粗糙,会让吹惯了冷气机的人去留意冷气够不够、暖气够不够、洗手间好不好这种基本问题。也许我对Loft有偏见,在北京,我总觉得Loft就像切诺基,看上去挺酷,可是既费油,坐起来也不那么舒服,停车还占地方。北京满大街跑着切诺基,非常说明这个城市的个性。找四合院当办公室,听着雅致了,但很可能是花了钱也不显好。现在的聪明人则是打公园的主意。先后有两个朋友自己做公司,都在日坛公园里找到地方。说出来还是在CBD,整面的落地玻璃外面是鸟语花香,偷闲还可以就在公司里招呼朋友,在院子里搞搞烧烤派对,或在树荫下的空地上做做瑜伽。至少不用担心加班加得身材崩溃。现在的日坛公园,可是打破头也挤不进去了。
其实一个人对办公室的态度,也无非是对工作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