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 码:
  •  
手段 目的
来源: 暂无来源 作者:admin更新时间:2012-08-07
有一老头退休在家,安享难得的清静。但有一群小孩每天都到他们家楼下的院里的吵闹,特别去挑战那位“嫌吵的老头”。每次被老师一骂,他们就更高声应对。后来老头出了一奇招:他特别下楼招呼这群小孩说:“非常感谢你们,知道我晚安孤身寂寞,特别来这里给我带来的一些快乐的欢呼。为了表达我的感激之情,我给你们每人发一块钱”。那群小孩非常兴奋,更高声地“欢呼”。第二天那群小孩又来了,而且“欢呼”得非常卖力,等待着老人出现。果然,老人出现,但却说:“因为我现在是依靠一点点退休金过活,所以今天只能给大家每人1毛钱”。那群孩子听得有些生气,心想“我们给你卖力地喊叫大半天才得1毛钱,这真是骗傻子呢”,但看在有钱的份上,还是敷衍地给提供了几刻钟的欢呼声。第三天,这群小孩面对老人无钱再付的诉苦,再也无法忍受,愤然散去。

在这个小故事中,小孩子原来是带着内在动力——挑战怪老头——去做自己快乐的事情:这些事情带来的是内在的满意,是看到老头生气之后的胜利感。只是老头的吵闹酬金却使得这种内在动力转化成了外在动力,也就是吵闹的投入与外在的收获对等了。于是第一天一块钱的吵闹努力到了第二天,一毛钱的付出就只能得到第一天十分之一的吵闹,以至于第三天“没钱=没吵闹付出”。
赵霞与方强都是这样,他们之前都带着自己的激情或者目标,依靠这种内在动力来执行着自己的计划。但是面对环境的一步步激情外化,最后就反而忘记了自己原来的目标与动力是什么。赵霞终于沦为环境的一份子,自己失去自己的独立性与内在目标,变得与环境起伏而情仇波澜。方强亦如此,带着悠哉游哉“看美女,不被管”的期待开始自己的工作,但却发现工作不是在真空里,而是在无限复杂与强大的“攀比”之中,最后自己的“悠游”也失去了原有的动力,反而成为环境攀比的怨妇。这很像温水中的青蛙:之前的热情被加上了一个天花板,慢慢地这个天花板就由透明变得不透明了。人的最终成为环境的牺牲品
就如同大家熟知的马斯洛需要层次(马氏认为人的需要是从:生理、生存——安全——归属与爱——尊重与自尊——自我实现),前两种需求很容易外在化。组织行为学的研究也发现这两种需求无法给人带来满意感,只能带来“不满意感”或者“没有不满意感”。也就是说环境条件再好,也最多给人带来“没有不满意度”。而只能更高层次的需要,比如归属感、尊重与自尊、自我实现才可以使人有源源不断的上进与努力激情。想想红军长征的动力、想想爱迪生改良灯泡的努力、想想黄光裕努力倒陈的努力,这些都是内在的、更高层次的需求在驱动着的。
那么职场的内在动力,其实就是所谓的“内生涯”成长。这里的内生涯指的就是一个人专业的成长(广度与深度的拓展),能力的提高、品质的加强。之所以叫内生涯,是因为这种个人成长往往不是由外在的标志来标定的。但是,只有内生涯成长了,外生涯(职称、收入、知名度等)才有可能获得持久的成长。其实,想想唐骏,如果他没有做出成绩,没有一些内在成长,也许他的野鸡文凭早都被揭露。甚至更极端地想想,如果没有方舟子的执着,也许大家更愿意相信唐骏那些历史都是真的。
不过还好,赵霞与方强最后都回归了发展的本质,都把焦点转为成长自己的内生涯。其实人在职场、在忙碌的世界里,在一个更喜欢以外在标准衡量成功的社会里(高考状元、商界新秀、成功就是大房子好车子……),经常会催眠得人们不由自主地把方法误当目的。想想看,高考状元有什么用,那只是过程、只是方法而已,最终职场的较量才是真;商界新秀有什么用,最后还得用时间、用社会价值来衡量;空荡荡的大房子、被人仇视的好车子有什么用,幸福与否与这些似乎都扯不上多少关系。
生活中,我们需要不时问问自己:如果再过一星期就会死,正在追求的东西还会那么执着吗?——这就是伟大的苹果公司CEO乔布斯的自我告诫:他说自己每天早晨会对着镜子问自己:“如果今天晚上就死,我今天计划要做的事情还会做哪一件?”正因为如此思考,他才可以持久地抓着自己的目标与目的,而不是经常被方法绑架。正如乔布斯2005年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所讲的《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求知若饥,虚心若愚),他自己坚持这样的理念,时刻以目的为目的,而免于陷入方法成为焦点的迷局,最后一个个伟大的产品如此诞生。
当然了,赵霞与方强最后又回归到了自己真正期待的目的上,这一刻不能叫重生,更应该叫回归。人生需要不时回归一下,回归到基本点上去。大家可以不时问问自己“幸福”、“快乐”、“育儿”、“健身”、“成就”……这些大家都趋之若鹜的东西,其基本点都是什么。相信这样问过之后,你就可以重新让生命诞生生活的内涵。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模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