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人人都想做成为被,被赏识的人,都想被上司,被老板关注,殊不知,常常都是被上司、被老板赏识重用的人最容易被炒鱿鱼,职场风险也最大。古人云:“伴君如伴虎”,职场里的上下关系,其实正是最好的写照。面对职场中种种残酷的现实,几乎任何人都没有特权,哪怕你是老板的心腹爱将,不二忠臣。老板对经理人拥有恩威并济的赏罚筹码,而你每时每刻,小心翼翼的伺候在老板身边,又怎么做到伴君不伴虎,永远被老板宠幸呢?
根据笔者多年实践以及从事管理与工作经历,现给广大的老板的亲密战友们如下建议:
永远记住:不仅仅是为老板“干活儿”的
你曾经和老板冲突过吗?你可曾明了老板的面子或一时的情绪感受?要知道,在多数时候,它往往凌驾于你的专业能力或事实真相本身。当权力的刀锋一挥,一句话就足以让你陷入水深火热,百口莫辩。
一位在快速消费品行业工作的高级经理人小王于此感触颇深。当总经理信任地把他当作自己人对待时,他们甚至私交也很好;当个性率直的他一次与总经理工作意见不一致吵完架后,原以为双方都就事论事,但他很快发现:过去互称战友的哥儿们关系,一下子又恢复成权威命令的上下级。甚至有一次想提拔他,却居然被总经理给搁置了下来。
他的体会是:“做一名优秀经理人,能力好只是第一阶段,这是老板对你的中性需求。到第二阶段时,老板会希望身边有他自己的人,对属下就会有额外期望。第一阶段是他帮你想,但是当他把你当作自己人后,他就期望你要懂得主动帮他想。这种需求就像情人对你索要无微不至的爱那样永无止境,如何配合就看个人感受度。”事实上,许多部属与主管间的冲突,往往也是因为这种认知落差而产生。如何缩小差距,也正是权力关系运作与否的关键。缩小这种差距,其实就是管理老板对你的期望,看你是不是会站在他想达成的上去想事情。
永远记住:第一主动消除老板的“不安”
小李的主管是一位对他相当、疼爱有加的主管,但有段时间这位主管因病长期住院,小李不想让主管再烦心于公事,希望他安心养病,所以就自己一肩挑起所有决策,也没上报更高层主管,他相信以过去主管对他的信任,这样做没有问题。
但有一天,他去探望主管时,主管对他说:“小李你权力好大啊!”当时他以为主管不再信任他,事后他才悟出,这位长辈主管是在提醒他,缺乏容易引起别人的误解,甚至会完全否定他所做的任何事情。
小李的经历其实足以使许多人引以为戒,即使你自认为对的事情,也必须得到上司的理解和支持。否则你做得越好,反而会给上司带来极大的不安与焦虑,甚至可能让他以为你与他会有职位关系,开始磨刀霍霍。
永远记住:时刻准备主动让老板了解你
“职场里,人与人的差异就在于谁犯的错少,尤其在紧要关头,把事情做对与犯错的结果差别更大!”。许多在职场里获得顺利提升的人都是因为弄懂了“先让上司放心才好做事”的沟通哲学。
虽然老板期望你每3个月报告一次就好,但你还是应该坚持每月主动让老板知道你他的工作状况,并提供完整清楚的数据分析。表面上这是让主管可以掌握整个方向,实际上却是在累积你对主管的影响力,让他放心授权。
其实,越是上司的心腹爱将,越需要主动让上司了解你,每一次接触,都是他定义你的时候。“平日接触机会越少,犯错误的就会相对越高。反之,如果老板平日对你了解较多,容忍犯错的弹性与授权空间自然较大。”
也许不乏清高的下属认为整日找老板汇报,会有拍马屁之嫌。但你千万不要以为老板都知道或应该知道你在做什么,所以让老板了解你绝不等同于拍马屁,因为最根本的核心依然是每个人的专业能力。主管在他的主管面前也要生存,绝不会因为喜欢一个人,就不在乎他的工作表现。
永远记住:老板永远是对的
在某保险公司部工作的小张,主管公司的市场投资工作。但他当时的主管经理并不完全放权让他做,每一笔投资,都要他详情汇报并说明理由。但这个经理又偏偏是外行管内行,小张认为市场投资讲究的是时效性,如果每天忙于早请示和晚汇报的作业,那成败最后到底谁要负责?
那时他几乎每天都在因为不能说服上司而情绪低落,甚至时常与上司争吵,争吵的最终结果更演变成整个部门和新主管的对立,不得不以集体辞职的方式一了百了,继而又不得不为重新找工作而烦恼万分。
几经周折,如今的小张已经成为了独当一面的经理,但他并不认为自己当时的做法是正确的:每天都在忙于争执对错,几乎跟造反一样。“老板已经有定论的事,你还一直吵,现在想想,这种做法未必是一件好事,因为你会提早让自己阵亡或变成黑名单。”
永远记住:善于迂回沟通,经常柳暗花明
春秋时期的齐景公好猎,可箭法又并不高明,常常大张旗鼓出猎,一无所获而归,为此很恼火。后来,有人想出一个主意:在鸟的脚爪部拴上细线,像风筝一样,可收可放,操纵自如。这样的猎鸟法,叫“弋”。一次射不中,可以再射,反正有线绳系着,无法逃脱,总会被他射中的。有一次,不知什么原因,一只被“弋”的鸟,飞得无影无踪,齐景公气得要死,火冒三丈,把名叫烛邹的管鸟官员找来,下令当场处死。
宰相晏子当然不能支持这种残暴行径,可要改变如此昏庸之君的决定,谈何容易,弄不好连自己都得搭进去。于是,才思敏捷的他,请求景公让他陈述为什么要杀烛邹的理由,然后再执法,要他死得心服口服。齐景公想想也是,便同意了。然后,晏子声严色厉地申斥:“你知道吗烛邹,你为吾王管鸟,却把鸟管飞了,罪该死。因为鸟飞了,害得吾王生气,为了鸟的缘故开了杀戒,罪该死。杀了你倒还罢了,可在诸侯间,都以为吾王重鸟轻人,造成极坏影响,罪更该死。”说到这里,他对刽子手说:“三条罪状已经宣告完毕,你可以执行了!”
这位昏君还算没有糊涂到底,于是收回成命。晏子敢于直面相谏,是凭借他的机智、干练和正直,以及对国家人民的忠心赤胆。不过,最重要的是他很懂得讲话的技巧,能够把握讲话的时机,了解讲话的对象。对至尊至贵的君主,臣下是没有资格教导他该怎样、不该怎样的,只能拐弯抹角地予以晓喻。同样,对待企业的“君王”,经理人也一定要讲究沟通的技巧,哪怕你是他的心腹爱将。
伴君未必如伴虎
只要我们真正做到以上几条,在工作中多一些必要的“错位思维”。所谓错位思维就是不???站在自己的角度审视。首先设身处地地站在上司的角度,揣摩上司需要怎样的下属,如:工作态度、能力水平、性格脾气等等;其次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觉察上司的工作方式、领导风格、价值标准、规律、兴趣爱好等,之后综合两方面的内容找出缺点,不断地改进沟通,就容易相容共存。譬如:上司注重结果,你汇报工作就不要事无巨细地把每个过程都娓娓道来;假如上司喜欢控制管理,你就不要把很重要的事做完后只跟他说一声“已OK”了。常言道:只有投其所好,方能广结人缘。
很多人之所以认为“伴君如伴虎”,是因为觉得上司喜怒无常、思无定式,一不小心就会成为上司不满意的牺牲品。其实未必,有些原因还是下属自己造成的。上司固然有猜疑、武断等毛病,但如果定位准确、尺度把握得当、掌握沟通的技巧,则伴君未必是伴“虎”,也可能是伴“父”、伴“母”、伴“侣”,也说不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