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 码:
  •  
人在职场该不该见义勇为
来源: 暂无来源 作者:admin更新时间:2011-12-22



陈小姐本科毕业后,踏上工作岗位已经有两个月的了,因为所学专业与工作相差甚远,面对崭新的工作颇不适应。



虽然她一直都在努力融入,但遇到了很多困难。她试图求助其他,但是愿意帮助她的并不多,很少有人给她详细解释问题,如果去问呢,又经常会遭到训斥,让她觉得非常委屈。



有一次,一个别组的同事出于好心指教了陈小姐,被她的上司知道后,虽然口头上没有说出来,但能看出他非常不满意,还暗示陈小姐说,以后这种事不要随便去问人家,会有不好的影响。她感到十分委屈,为什么别人“见义勇为”,引来斥责,自己虚心求教,却不知谁来理会?



高级职业指导师陈阳先生有点调侃地指出:“见义勇为”,那是对付流氓的手段,在运用很不恰当。



不适当“见义勇为”,往往会让老板生产“小团体”的不良印象



我们应该明白,职场上的“义”字,不是义气的义,大家在一起是工作关系,不是水浒英雄结义。



像陈小姐那样不熟悉业务的面对困难,最好应该多请教前辈同事,而不要事事都去麻烦老板,因此陈小姐才会经常受到老板训斥,而其他同事却认为她喜欢走上层路线,野心不小,也就都不愿意帮助她了。



而别的部门有人“见义勇为”时,老板为什么会生气呢?



在职场上,“义”有两层含义,首先应当是仁义的义,人皆有同情之心,所以皆有仁义之心。看到他人遇到困难,自己心里不忍,这就是仁义。如果上级没有发话,此义尚且不是义务的义,只是你内心的仁义。第二层是义务的义,一旦上级发话,那就已经纳入了你的工作范围。你不能还说我没干过这个工作。这时就成了义务之义,需要你义不容辞。



职场中,最为老板和众同事警惕的,是义气之义。现在企业讲究职责所在,各有分工,超越自己的工作范围,动不动越过他的部门、越过他的上级去帮新人,这会让老板产生威胁感,觉得你是在搞义气拉山头,那当然有小团体之嫌。所以我们会发现,每个组织里,总有些整天忙乎着帮人的人,最后往往不落好,还很痛苦委屈。



因此,“见义勇为”不合职场之道,职场也是场,是有序流动的,违背其序,自然难受。先有仁义之心,后来被纳入工作范围,成为义务,这就叫“有序”,是最好不过的。



新人初入职场,要学会“潜龙勿用”,与其逞强,不如示弱



“潜龙勿用”不是让新人什么都不敢干。孔子这样解释其中道理:“潜龙勿用,阳气潜藏。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新人要“为言”,但很多情况、信息此时他还不掌握不了解――“隐而未见”;所以他的“高见”十有八九“行而未成”,此时,他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



因此,新人初来乍到,要让他戒骄戒躁,沉下心来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己的不足,顺利度过这一段。很多新人不明白或者是不服气,太急于表现自己,不了解情况就逞强出头,结果工作没干好,自然被人笑话。



新人、新人,就是一个重新做人的过程,放平心态才是最重要的。即使被训斥也不要随便怀疑别人是在故意刁难你,应该把这当成是严格要求,是为上策。



如果此时,前辈同事过于热心地跳出来“见义勇为”,其实是越俎代庖,剥夺了新人学习的机会,表面上看起来古道热肠,其实是智慧欠缺。



“无所作为”一样有害,前辈有义务帮助新人尽快成熟



但是,新人也要面临的压力,公司也会要求他尽快融入环境,否则新人一直“弗用”,他很可能被辞退。前辈同事怎么能因顾虑“见义勇为”的种种不良后果,就真的无所作为、无动于衷呢?



其实,这是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也不可取。专家指出,与其见义勇为,不如义不容辞。前辈同事要尽可能站在“育人子弟”的立场上,以合理的方式方法帮助和培养新人。



最好的办法,是老板或者主管也抱着培育新人的心态,主动发话,指定由有经验的前辈来带新人,让新人“入道”。这个时候,前辈同事可以名正言顺地帮助他。在试用期期间,让新人少说大话、好好学习、踏实工作。一旦期满,新人也成了老人,对情况熟悉了,就要让他成长,给他独当一面的机会,就不必事必躬亲了。



这样,同事就不仅仅是他的同事,还是培养他、安他心的老师,人生的境界就会很不一样。这位新人日后也会成为人际关系当中可靠的资源。



相对来说,新人也会仔细观察前辈同事中有哪些人可以指点自己。事实上,前辈们也在仔细观察新人,看他怎么应对,怎么处理,也就是看是不是“孺子可教”。



如果选好了“师傅”,尽量要等没有其他人在场的情况下,虚心向他请教工作。中国质上其实是很乐于助人的。平日在众人面前,要尽量“君子之交淡若水”,安守一个新人的本分。在你真正融入同事之前,要有爱护别人的意识。爱人者爱己,这才是做人做事的正确理念。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模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