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国将有600多万名研究生、大学本科和专科学生毕业。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形势格外严峻:校园比往年少,而人数比往年多。莘莘学子由此遭遇无奈、失落、郁闷等心情在所难免。
一项网络调查显示,有17.1%的受访者认为,2008年是“大学生作为普通劳动者就业元年”。面对这一身份转变,抱有“心态”的大学生自然会有心理落差。
“大学生毕业后为什么一定要坐”
2009年,上海高校毕业生高达15.8万人,加上外省份来上海寻找工作的毕业生,上海就业异常激烈,目前招聘岗位数同比减少了20%左右。
对此,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张民选表示,一方面上海会努力扩展就业岗位,一方面毕业生也要调整好心态。他强调说:对于零就业家庭,只要学生不挑不拣,保证每个人都能顺利找到工作。
只要“不挑不拣”就可以就业的岗位,这对大学生有多大吸引力?
上海市政协委员施有毅是上海云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最近,他的公司在上海虹桥机场附近新开了一家商务。酒店前台需要三名会日语的接待员,月薪3000元以上。酒店通过各种发布招聘信息,不过“就是招不到人”。前来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或者嫌“工作过于简单”,或者抱怨不理想。有两人来见习了一段,之后还是跑了。
赵晓琴(化名)刚结束上海一个单位的面试,回到浙江萧山的家中。迄今,这位在广东上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已经接触过六七家用人单位,投出的“不计其数”。她希望“新年能等到好消息”。
她父母上世纪90年代下岗后,几经辗转,最后在萧山当地开了一家店,这是家里的主要来源。不过,读的赵晓琴对父母的鞋店兴趣不大。在她看来,父母当时下岗、开店,只要能赚钱、谋生就可以了,而她就业要考虑别的因素,比如社会地位、个人兴趣等。她说自己是个有些理想化的人,“不想仅把职业当成赚钱的工作”。
“读大学了,虽然没有把自己看得高高在上,但多少有些‘社会精英’的感觉。”她说,四年大学,花费不菲,她觉得自己在知识上应该是个“人才”,但她说,“进大学时,绝对没想到就业会这么难!”
有关专家指出,大学生就业难,在一定程度上同理念有关,他们大多向往大城市、大机关,而忽视基层的工作岗位。
“择业理念”已经成为当下的一个流行词。在日前闭幕的上海“两会”上,“大学生就业观念”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一个话题。季宝红代表说:“大学生毕业后为什么一定要坐办公室,而不能做一线工人呢?有这么多办公室岗位吗?要改变自己的就业观念,不要总想着外资企业,也可以考虑考虑小企业,要自己的就业思维和思路。”
一些政协委员建议年轻人“要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去参与就业竞争,否则政府推出再多的就业岗位也难以缓解就业压力”。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种结构性困难,许多、的岗位需要大量人手,而大学生就业预期比较高,总觉得自己该做‘’而忽视普通就业岗位,这当然不现实。”施有毅认为,大学生没有必要因自己是“普通劳动者”而妄自菲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