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 码:
  •  
新技术背景下的八条职场新军规
来源: 暂无来源 作者:admin更新时间:2012-01-04

旧的规则在被打破,新的规则正涌现出来。从维基百科到自由职业者和博客作家的大量出现,让我们看到了一整套全新的规则。

这些“规则”今天并非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事实上,多数尚未被人接受。但是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这样工作了,或许在不远的将来大部分人都将这样工作。并非所有这些工作方式都适合你或你的公司,但至少考虑一下这些观点。在某些情况下它们将会是更好的工作方式,能够成为好的转变。

“拒绝改变的人只会走向腐朽,唯一拒绝进步的人类机构是在坟墓。”――Harold Wilson

NO.1 合作是新的生产力

我们有各种会议,有各类小组,但最终我们大部分还是单干,在大多数情况下现在还是靠单干这种方式。但想想维基百科:如果每篇文章由一名作者所写,然后通过传统的编辑和出版方式,那么多的文章永远也无法完成。更不用提当中难免会碰上困难和如此浩大的项目中的合作。一群人通过合适的方式合作比以传统的方式单干显然要更有效益得多。

从火狐到Linux到OpenOffice到Gaim等等等等――这些软件公司的成功都是采取合作的好例子。这种能够被推广到几乎任何行业,它更有生产力。

“在人类(也包括动物)历史长河中,只有那些学会合作并最善于随机应变的才能生存。”――查尔斯-达尔文

NO.2 没必要非得待在

有了移动计算,在线程序和协作进程,工作能够在任何地方完成。更多的人开始远程办公,更多的人开始成为自由职业者或者顾问。

如果你陷入传统思维方式中不能自拔,使劲儿想想到底有哪些事情是必须在办公室里完成的。有时候在办公室里办公确有其正当理由,但是通常那些障碍都有解决的方法,你只是还没找到。

分散办公地点的好处有很多。工作者更自由、更快乐,并对他们的工作更有热情。工作不再是繁重乏味的苦差,灵活的工作安排对很多人的方式都有好处。实际上真正重要的不是工作者在场,而是工作正在被完成。

NO.3 越小越好

对很多确定了工作团队的项目(不像维基百科那种任何人都能参与其中的)来说,小团队工作更为出色。它更快,更灵活、敏捷,更少官僚主义,更加有创造力。

只有几个人的――有时候只有三四个人――往往能创造出卓越的,因为他们做的是小而精并且容易的事情。他们不会给产品安上繁多而无用的各项功能,他们不用担心写的技术规格能否被批准,没有那么多的官僚形式主义。他们做的就是写出代码并使之有效,并尽可能迅速,因为如果不这样他们就会被市场淘汰。小的团队是精悍且渴望成功的,更有自由和精神。

NO.4 与放弃

在传统模式下,文件到达信箱里,然后你开始逐一处理直到结束。不幸的是对很多人来说有一点儿吃不消了,因为有太多的文件需要处理。

在新的模式下,沟通交流从未停歇――电子邮件、即时通信工具、、论坛里的帖子等等,都不会停下脚步。它是永无止车模悴豢赡芟褚郧澳茄虻サ拇拥谝患事做到最后一件事。

在这股潮流下你应该如何工作呢?我们不会试图照单全收,而应该各取所需,时不时来看看有什么新的情况,而且不用担心会错过什么。所以你找你感兴趣的,搜索你所需要的,然后选择那些对你来说最重要的。

你能够回复每一封电子邮件吗?不能――所以回复那些重要的,并把其余的存档。你对你的行业里的任何事情都了如指掌吗?不。所以关注你感兴趣的东西,你能从你的朋友圈子里或者你读的博客里找到有用的东西。

MO.5 开会糟透了

传统的工作方式包括没完没了的会议,一般需要一小时或更多。这些会议能花掉你半天甚至更多的。加上那些单独会议――在午餐时或喝点东西的时候,在办公室,开会时间甚至多过工作时间。

很多时候,这些会议是无聊的,简单一个电子邮件或就能取而代之。大多数人知道这一点。但一切还是照旧。

学会通过以下手段来完成一次会议的任务吧:一封电子邮件,一个迅速的电话,一个迅速而醒目的即时通信工具,必要的话进行一次在线群聊。通过在线工具来协作,比如上面提到的这些。把会议的数量保持在最少限度。

“当你什么都不想干的时候,开会是个好主意。”――John Kenneth Galbraith

NO.6 开放的资源比封闭的好

不要做一个闭关的保护主义者,对外开放。负责任,公开版权,允许人们分享,同时允许别人作贡献。

传统方式是保持秘密,不让别人知道你的内部信息。只有内部人员参与合作。如果有人想不付钱而分享你们的信息,你会告他。

开源模式则在很多情况下更好地工作。它允许人们贡献,认识到不光是那些被选中的少数人有和才能。它允许人们分享,认识到思想传播得越广才越有价值,艺术家越被广泛接受才越有价值,一个程序越流行才越成功。

这种模式能被很多行业运用,从出版到在线程序到信息工作者等等。

NO.7 休息和工作同样重要

在传统模式下,人们为了尽可能完成任务和在职业生涯上取得成功而长时间工作。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精疲力尽和对工作的不满以及频繁的员工。

新的模式认识到,我们是人而不是机器。除了工作以外,我们还有生活和兴趣爱好。我们偶尔(或者每天)需要小憩一下。我们休息好了,才能更好地工作,同时也更快乐。

你应该认识到打个盹儿不仅没什么错,实际上它还是一件好事。工作不一定非得是单调乏味的8小时――它能够是有趣的,同时能富有成效。

NO.8 专注,但不要走火入魔

这是第七条的一条推论:不要为繁杂的任务和多重任务而手忙脚乱,学会专注于重要的任务和单一任务。

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当你不断的在任务间转换时,你基本上什么也做不了。实际上你倾向于拖延重要的事情,把多重任务处理当成了拖延的方式。你可以一整天都围着你的种种任务转,采取GTD方式(时间管理Getting Things Done),而实际上什么都没完成。相反,简化并确认出那些最基本的,学会一次专注在一个任务上面。

不仅要学会用脑思考 还要学会用心感知

纪云

泰来猎头事务所所长

泰来猎头咨询事务所成立于1993年3月,是国内最早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猎头服务机构,拥有30余名专业经验丰富的顾问、数十项全面科学的人事测量工具。通过多年的成功运作,泰来在业界树立起良好的信誉和,与众多国内外知名公司及优秀企业保持着长期合作。

几年前,纪云在陕西咸阳博物馆里看到一副对联,上联是“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下联是“佛门广大难度不善之人”。纪云把它抄回北京,挂在公司的会客厅里。关于的采访,就是从这副对联展开的。他说,这副对联,上联讲的是如何立业,下联讲的是怎样做人,如果套用到职场上,意思就是“如果你不想扎根,再好的平台都是没有意义的”。

在拥有十几年猎头经验的纪云看来,在职场中打拼,最重要的不是客观条件,也不是方法论,而是“人心”。“不仅要学会用脑去思考,还要学会用心去感知,这样才有创新、才能创造价值。”纪云说,如果职场是一场赛车的话,职员就好比车,就算有一台极品发动机,那也只能证明你是个好坯子,你要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更要知道在不同道路上使用不同的驾驶技巧;而且必须要清楚,赛程不是你定的,在遇到困难时应该充分认识和调整自己,而不是怪罪环境。

纪云眼里的职场成功秘笈,不是“坚持、坚持、再坚持”,而是执著与灵活之间的平衡。在职场中生存的过程,其实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只有发现自己真正的价值所在,才能得到显性的社会认可和隐性的自我提升。正如车神舒马赫,上天赐予了他最好的“形”,他也比别人付出了更多的努力,但真正成就他的,是他的“神”,是他对于赛车的感知和热爱,精确地感知位置、感知距离、感知速度。

《Mr.Life》记者 李岩VS纪云

在如今的职场中,除了态度端正、业绩突出,一个职员还需要具备哪些素质,才能脱颖而出,得到公司的赏识?

纪云:首先是教育背景和资质,因为这些是有理可据、有形的东西,能够给公司留下最直观的印象。有大学的毕业文凭、有的工作经历、有与职位相关的重要证书,一方面会提升自己的分量,让决策者有爱屋及乌的意识,虽然这对人力资源从业者来说,是不可取的做法,但这毕竟是社会现实;另一方面,也是对能力和意愿的证明,更何况在职场中,很多时候这些都是一种门槛。

其次是“展现”,包括在初入公司时的和工作过程中的行为语言表现,把自信、热情、真诚的自己呈献给决策者是很重要的,没人会喜欢一个整天打蔫、畏畏缩缩的职员。

现在的猎头行业中,有许多测评人格和能力的方法,用来衡量一个人的自信度、、自控能力、权力欲望、成就动机、协调平衡能力和正性、负性情绪表现等等。不同的能力和性格决定了你更胜任哪一类工作,而不同的职位对不同的能力和性格也有偏重的要求。比如对一名人员来说,成就动机突出意味着他有很高的自我驱动力,不需要去督促,业绩就可以给他带来压迫感,他也就能主动地为公司创造;对一名财务人员来说,有很强的责任感意味着他做事严谨规范,能够在细致且敏感的岗位上发挥作用;同样的,对一名HR人员来说,协调平衡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人在职场,应该如何摆放自己的心态,才能更好地发展?

纪云:这个问题可以先反过来想――决策者要甄别一个职员的好坏,首先会看他的“脚印”,也就是走过的路和做过的事,脚印反映了一个人的心态,脚印是扎实的、笃定的,这个人就错不了。所以,在职场中要注重自己的每一个细微之处。任何时候都不要急功近利,要怀揣一颗“凡是付出一定会有回报”的心,即使事实并非总是如此。要知道,一年一季的是萝卜,一筐也就10块钱,20年风雨磨砺才会收获人参,价值连城。心能沉下来,才能成大事。

对于现在的职场人来说,公司和职位通常被看做衡量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您认为怎样才能算是好的公司和好的职位呢?

纪云:社会对于好公司和好职位的评判标准有很多:行业、、待遇、平台、发展空间和是否能实现个人价值等等,其实好还是不好,对于每个人是不一样的。就如同路不应分好和坏一样,崎岖的山路有路虎征服、平坦的街道有征服,F1赛道有F1赛车来征服。通常来说,高端职场人在选择职位时,通常关心的不是薪水,而是平台和发展空间,而中低层人员最注重的则是待遇和。

我想说的是,好公司和好职位虽然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公司能否让你产生。不同的公司、不同的职业氛围,一走进去就会有不同的感觉,对你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今天有这么多公司如此注重和办公室文化的培养。在一个员工关系僵硬的地方工作,收入再高也不算好,因为外在的矛盾会变成内在的压力。当然,这也有可能是由于自身感知能力差而造成的。

不同性质的公司在任用员工时会有什么区别?

纪云:所有的公司在用人时都希望找到合适的、优秀的人选,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不同的公司对员工的评价方式不同。比如外企就相比国企和内资企业对于工作目标的制订更加明确、对于工作责任的划分更加清晰。这一点从员工时对于职位的描述上就能看出来,很多国企和内资企业的职位描述往往不够全面,或有些空泛,而欧公司对清洁工都有详尽的职位描述和要求。这些细化的东西是可以越来越严谨、最终形成规范的,所以外企更容易复制成功,国企和内资企业就常常需要碰运气。

在您看来,如今的职场和过去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

纪云:变化有很多,但和职场人关系最密切的是:第一,职场中各领域和环节的薪资不像从前有那么大的落差了,这也让人们在跳槽或者转换职业的时候更加理性;第二,在众多行业中,IT业开始渐渐趋向平稳,最近几年,、金融和对于人才的需求激增,它们的发展空间相较而言也更大。

请您推荐几本对职场生活有帮助的书。

纪云:《道德经》一类的哲学古籍,人在职场,要先学会做人,要有一颗敬畏之心,“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阅世心语》这是季羡林的散文集,季老的文章给我们带来的不只是知识,还有对社会的感知、对人生的感悟。

把专业而不是所谓的政治智慧放在第一位

常亮

北京沃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沃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拥有一支由资深猎头顾问、师和咨询顾问组成的优秀团队,为企业提供定制招聘服务、企业内部员工培训、HR管理咨询等人力资源整体,服务的行业涵盖金融、消费品、零售、工业制造、、IT等领域。

“谨以此文,献给那些挣扎在外企里、像杜拉拉一样为了升官发财而备受摧残的可怜可悲的年轻人。”

两年前的某天,常亮花了一夜时间一口气读完了《杜拉拉升职记》,然后在自己的博客里写下了洋洋数千字他对于杜拉拉、对于外企、对于职场的看法,上面那句话便是那篇博文的结尾。两年后,常亮在万达广场的一间写字楼里接受我的采访,他对杜拉拉的看法未有任何改变,但作为一家新兴咨询公司的总经理,他对职场的理解却更加深刻。

“杜拉拉的身上有很多优点,比如勤奋、务实、勇于追寻自己的梦想,《杜拉拉升职记》中提到了很多值得借鉴的职场生存技巧,在唤起一族广泛共鸣的同时也能给初涉职场的年轻人以指导,但是我对这本书被奉为‘职场圣经’不以为然,因为杜拉拉有太过功利的一面,从到500强外企,从行政人员到,她八面玲珑、左右逢源,在短短数年间爬到很高的位置,得到了令人艳羡的收入,但与此同时却失去了最重要的东西――她的纯真,变得圆滑世故。”

常亮曾经先后供职于四家世界500强企业,有人力资源部门的切身从业经历,也接触过不下200位企业HR经理和数以千计的。在他看来,一名真正成功的职场人应该内外兼修,把专业而不是所谓的政治智慧放在第一位。职场或者说工作,只是人生的一部分,所以如果想从中得到什么,也好、要职也罢,都必须要看清楚所要付出的代价是不是值得的,想清楚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在职场中为了获得利益的最大化,而在权术和手段上心力交瘁,倒不如只是简单地把事情做好,让自己更轻松、更快乐地工作和生活,这才是最根本的生存之道。

《Mr.Life》记者 李岩VS常亮

“和徐静蕾扮演的杜拉拉相比,我还是喜欢她本人多一些,同样在不断挑战自我、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但她保留着率真质朴的个性,更真实也更真诚。”常亮笑着说道。

如果想要在职业上有所发展,哪些事情是必须做到的,或者是说当代企业最看重员工哪些方面的特质?

常亮:职业发展不只是升职而已,能够有机会尝试不同类别、不同形式的工作,也是一种发展。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想要得到企业的重视继而有所发展,最重要的当然是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完成工作目标;如果是管理人员,还要协调和带领好自己的整个团队。其次,在工作的过程中,你还要时刻关注人才市场和职场的动态,确立发展目标,从而为自己的将来提前做准备。这样在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或者遭遇的时候,你可以很快地决定自己是要坚持下去,还是试着去,读一个更高的学位……当然了,现在你还可以向我们这样的专业咨询公司求助。

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在职场上永远不要太在意一时得失。风物长宜放眼量,这是个市场的时代,只要你通过努力工作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并且表现突出,即便你在这家公司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公司以外的人力资本市场上也会得到认可。

在职场中应该如何分别与上下级及竞争对手相处,才能让自己从中获益?

常亮:上下级之间最重要的相处技巧就是换位思考。我所接触的所有有打算的人中,有80%的离职原因来自于直接主管。他们不理解为什么骂人,为什么有那么多苛刻要求,其实如果你试着了解对方的立场与初衷,就不会有那么多隔阂或积怨。每时每刻都做到老板想要看到的结果,甚至超过他的期望,你的职业发展和晋升就指日可待了,因为那时候你将是他最值得信赖、最可靠的。同样的,老板也不要总觉得下属怎么那么笨、那么不懂得责任和敬业,想想看,几年前你也是这样的菜鸟,要更耐心,对不同的下属应该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和沟通方式。

至于和竞争对手相处,就好像中国乒乓球队一样,高手如云,但冠军只有一个,必须要用业绩说话,要公平竞争,即便是对方赢了,也要为他喝彩,因为多一个朋友,永远好过树立一个敌人。同级的之间相处时更考验一个人的情商,考验他营造沟通环境的能力。

您认为同事之间谈恋爱一定是不可取的吗?如今的职场中还有哪些绝对不能碰的雷区?

常亮:就像《杜拉拉升职记》里所讲的那样,如今有很多公司规定同事之间不能谈恋爱,一旦发生就必须要有一方走人。从人性的角度出发,真的谈恋爱了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就是换份工作嘛,和找到合适的终身伴侣相比算得了什么呢?从职业的角度出发,公司这么规定有它的道理,尤其是和销售或者上下级这样有直接关联的部门职位之间,谈恋爱势必会给公司利益带来潜在的威胁。类似的很多西方方法还是值得尊重的。

职场中绝对不能碰的雷区还有诚信。很多企业越来越重视这一点。绩效不好,可以让职员转岗,或者提供一些培训,再给他一次机会,但或工作中欺骗造假,或是损公利己、中饱私囊,无论从法律还是道德上来说都是绝不能容忍的,这是底线。职员心里要有杆秤,清楚哪些是应得的、哪些是不能拿的,还有哪些是属于“灰色地带”、无伤大雅的。

数字信息时代,职场生活和过去相比发生了哪些改变?

常亮:最大的改变当然是自动化办公和电子邮件的应用。电子邮件这东西,很方便,但其实伤害性非常大,因为它太过严肃,在出现意见冲突时的沟通效果远不及当面交流;而且因为影响范围更广、速度更快,所以往往一不小心就酿成了无法挽回的“杯具”。所以说,发邮件不如打电话,打电话不如见面聊,邮件除了文件和信息传输,最大的作用只是留为证据而已。

请您推荐几本对职场生活有帮助的书。

常亮:《圈子圈套》系列,描述了职场内外残酷的商业竞争,从中可以更深刻地了解到更多血淋淋的现实。

《关于这件事》,我很喜欢朱德庸的漫画,轻松诙谐,大家工作都很辛苦了,调剂一下心情吧。

第一名的成绩往往取决于第二名的发挥

施剑

北京软通动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人事行政总监

张颜

北京软通动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资源管理总监

软通动力有限公司是领先的IT服务提供商,其全球总部设在北京,在欧美、日韩、中国港台及中国本土的主要城市均设有分支机构。目前,软通动力在全球共有超过9000名员工在为客户提供最好的质量、交付、价值和技术,在金融、电信、能源等领域具有强大的技术服务能力。

在评价各自眼中的对方时,施剑说,张颜属于“全才型”,白天要上班,晚上要读,周末还要忙不迭地给自己充电;张颜则说,施剑属于“雷厉风行型”,永远充满激情,今天能做完的事绝不拖到明天。然而不管我怎样努力,都难以从这两位跨国企业的中层经理人身上找到一丁点儿“女强人”的做派。这也许和她们的职业有关――无论从事人事行政还是资源管理工作,懂得欣赏他人和与人为善是最基本的职业素养。但我想说的不止这些。如果说施剑与张颜的工作性质使得她们拥有了谦卑和善的处世风格,那么她们自身的职场经历和职场心得则让我有了更多的收获。

尽管在工作中,施剑和张颜时常会有相互协调配合的机会,但是在采访的过程中,她们的默契程度还是让我感到吃惊。我不能就此武断地认为她们在生活中必定是一对好姐妹,但可以肯定,鲜明的企业文化选择了性格不同但相同的两位优秀职员,她们又反过来在无形中完成了对于企业文化的认同、塑造和发扬。正因为如此,她们总能在采访中拥有一致的立场,恰到好处地为对方的观点提供补充和佐证。对于身在职场中的人来说,每天有8个小时生存在这样的氛围中,无疑是一种幸福。

《Mr.Life》记者 李岩VS施剑 张颜

对于职场人来说,怎样的公司才算是好公司,怎样的职位才算是有发展潜力的好职位?

施剑: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有些人认为,国企太死板,但对于那些循规蹈矩、按部就班、习惯了朝九晚五???活的人来说,国企就是最好的;而像IT企业这样工作节奏快的公司,就很适合天生喜欢挑战的人。

张颜:我们在聘用人员时也会对他进行人格测评,发现他最适合怎样的职位。对于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来说,上升期的公司机会更多,但是要避免选择那些只是简单重复工作的职位。

施剑:其实选择行业比选择公司和职位更重要,比如国家现在在大力扶持,IT服务业也包含在其中,那么可以肯定,这个行业整体将是向上走的,行业中的公司和职位,发展潜力就会非常大。

在如今的职场中,企业最看重职员哪些方面的特质

张颜:首先要有主动性,它意味着你具有强烈的上进心,是个值得信赖的人。如今“80后”是职场的中坚力量,他们拥有创造性和开放的思维,企业很喜欢这些特质,但怎样能把彰显个性和团队合作更好地结合起来尤为重要。其实每个企业、每个团队都有不同的文化,比如日企就很看重员工的服从性,而欧美的企业则很在意员工是否专业、规范,是否有好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施剑:因为欧美企业通常拥有比较长的发展周期,对于企业文化的建设已经非常成熟。相对来说,国内的企业基本上都还处于发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企业最看重的通常是职员的创新精神。

结合您的管理经验和个人工作经历,请谈谈在职场中应该如何与上下级及竞争对手相处,才能从中获益?

施剑:《杜拉拉升职记》里提到了“跟保持一致性”,我觉得非常正确。所谓的一致性,不是像过去那样,老板说什么你就干什么;对于如今的职场来说,应该是你要知道老板的工作方向和目标,要从自己的专业角度,帮助老板创造价值,防范可能存在的风险。在如今的职场上,上级更像是下级的导师、朋友甚至是被利用的资源,职位赋予的权力意义不像以前那么大,上级只不过在工作中要扮演资源协调者的角色,检测角色的分工是否合理,团队的运行是否高效等等。上级的压力还来自于要留住骨干员工,所以身为老板,必须要学会和下属做朋友,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

张颜:取得成功的人一定不会四面树敌。在现在的商业环境下,跳槽是很容易的事情,现在是竞争对手,没准换个地方成了同事,所以在和竞争对手相处时,眼光要放长远。

施剑:对。竞争对手应该相互学习。职场就像赛跑一样,第一名的成绩往往取决于第二名的发挥,因为遇强才能更强。

您怎么看待很多人都把搞关系当做职场中的头等大事?

张颜:我的观点是,人际关系是职场润滑剂,但也只是润滑剂而已。

施剑:我赞同张颜的说法。就本人而言,我就非常信奉“先做事,再说话”的理念。在一件事情没有做好之前,光凭嘴说、光靠搞关系是没有意义的,现代企业说到底还是更注重你的实际工作能力。

如今和电子邮件这样的信息化办公工具已经非常普及了,职场生活和过去相比发生了哪些改变?

张颜:改变很大。比如电子邮件让工作变得更加便捷。这其中的优点就不必说了,缺点是带来了发布信息后的互相推诿,因为事无巨细一下子交待给好多人,肯定会导致要解决的问题讲得不够清晰,分工不合理,责任划分不明确。

施剑:我觉得有了信息化办公,就像我们以前有了一样,大家的效率高了但距离远了。从HR管理的角度,我们更认可直接的沟通,它比电子邮件更能反映真实的情况,而且语言的魅力是不可替代的。

张颜:其实仔细地想想,现在的社会由于滥用电子邮件,效率反而更低了。打电话是短时间内的交互,电子邮件好像轻轻一点就能发出去,但不要忘了之前书写长篇大论所耗费的时间。更可怕的是,大家似乎越来越习惯用电子邮件沟通了。怎样利具而不是被工具利用,这是个问题。

施剑:OA系统也是一样的道理,信息化办公工具发挥作用的前提是工作本身的流程是清晰合理的。

请推荐几本对职场生活有帮助的书。

施剑:《遇见未知的自己》,一本像小说一样的心理学书籍,能够净化心灵,告诉浮躁的现代人什么才是你最原始的诉求。

张颜:《梵高传》,这是我最近在读的书,它能唤起你对事业的不懈激情,这种激情可以支撑你,让你无所畏惧。

带一点禅意入工作

对于已届不惑的男性来讲,职场意味着什么?平淡、瓶颈,力不从心,激流勇退,好名头与高缺一不可?平淡回归or再称枭雄,这真是个问题。

张明是某证券公司的部门副总经理,名牌大学硕士毕业后,步入职场14个年头的他是名典型天蝎座金融男:理性、沉稳、缜密、慎思。而作为70年代初生人,他曾和那个时代的不少青年一样,喜爱文学,富于理想。历经十几年的职场生涯后,在张明看来,不论进或退,职场工作中不妨带入一点禅意,平和并且看开。

了解自己:不妨信点、血型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富于禅意的名句来形容职场生活,这在采访对象中可少见。

在记者看来,张明这位外表温和的金融男,虽不犀利却绝对敏锐。

“这句话的原意是比喻作者无意出仕、厌倦官场而隐,表露出一种高洁志趣和找到归宿的愉悦,但放到当下,我看成是一种进退自如的职场境界。”张明理解。

年届四十,加速升腾之后的缓慢、轻柔着陆……看来没十几年职场磨砺,还真难理解到这份儿上。

在他眼中,每份劳动都有报偿,这报偿不只来自于物质方面,还来自于精神方面,来自于自我成就感和职场积累的经验。特别是当作为职场时,找准自己的定位和目标需要一个过程:“人力资源顾问会给你很多建议,但归根结底,是否适合需要你自己做出判断和选择。我个人以为,首先应考虑你的教育程度和专业特长,这些因素往往决定了你的第一份工作。其次,认识自己,明白自己的长处和弱点,自己性格的特质是什么。比如星座、血型和职业倾向测试都是你的辅助工具,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然后选择适合你的职业岗位。最后,根据你的职业理想和价值观、人生观,选择适合你的公司类型和职业类型。”

“如果我在年轻的时候一开始就从事一个可有可无的岗位,那意味着职业瓶颈提前到来,所以,求稳、求安全不该是职场新人的选择。”张明说。

何为“好”公司?

像云一样聚拢又像风一样散去,似冰一般的凝结又如水一般的流走……职场中人就是这般来来去去――去往哪里?心目中的“好”公司。

在张明看来,职场生活不同的阶段,好公司的含义并不一样:当你还是个新人时,能学到很多新东西的公司就是好公司。大的企业特别是一些跨国企业,往往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所以在一个细分的岗位上反而学不到更多的东西,反而是一些正在成长中的给新人提供了很多机会,你可能要从事各种不同的工作,通过这些经历再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而当你已经积累了一定财富和职场经验、成为业务骨干时,选择一个“好”的公司意味着,这家公司能提供一个施展拳脚的平台,通过这个公司能够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因此对于收入等的要求,反而不那么重要了。

上下级绝不是对立面

“有的时候好上级是需要你来‘训练’的。训练这个词有点过了,可没有能干的孙悟空、心眼多的猪八戒和吃苦耐劳的沙僧,也就没有功成名就的唐僧。”张明说。

在他看来,好的上级关系和好的下级关系同样重要。提拔你的是你的上级,但是他提拔你的依据可能来自于你的下级的口碑,所以不要把下级和上级放在对立面上,他们之间玩的可不是“猫鼠游戏”。 至于这个上级是否是强势,其实并不重要,因为强势人物多波动较大,你不可能随一个领导干到底,强势并非是正确的,如果你跟着强势领导而强势,其结局往往并不美好。

“在我的职业生涯里面,恰是那些对我不好的领导,事后反而让我学到了更多,而那些‘好’的领导,则是值得一生尊重的朋友,需倍加珍惜。”张明告诉记者。

张明不感冒办公室恋情。他认为这一般会承受较大的外界压力,如想将恋爱进行到底,最好的结果是其中一个人离开。毕竟爱情是离不开物质基础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70后 PK 80后,哪个能在职场胜出?

“相对于70后而言,80年代生人在职场的行事风格是不是随性许多?”

面对这个问题,张明认为80后更自信张扬,勇于创新,更强调自我实现,在乎自己的感受,会主动诉求自己的权利;而70后相对谨慎沉稳,重视计划,强调团队合作,比较在乎别人的感受,但也往往难以跳出固有的思维方式。两种风格各有利弊,最好是互相取长补短,不必拿年代说事儿。

“敢于承担责任,不推诿,不要见功劳就抢、遇任务就推;谦虚,有容忍之胸怀,不要总是想突出自己;有原则,凡事应有自己的立场和底线,不为所谓人情和私交而改变做法。分清任务主次轻重,做一个合理的工作计划;切实执行你的计划,执行力最重要。这些基本规则人人适用。”张明说。

有人说,想要在中国的职场生存,就要学会中国的厚黑学,对此您怎么看?

张明:现在有些职场小说夸大了人际关系的险恶和勾心斗角,其实很多时候职场并不那么可怕。其实,有时候你对外在事物的态度改变了,你的人生状态也就会发生改变。你不是小人,索性就不要去学什么厚黑学。职场中人,最应体会牛头法融禅师的那句禅语:“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用心恰恰无。”

在您看来,不同性质的公司,比如外企和国企,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张明:当然是机制的不同。外企重结果、重规范,鼓励个性的张扬,以追求为最大化;国企则重过程、重形式,强调集体的力量,在追求利润的同时,还要考虑促进、地方政府利益以及社会责任等目标。

有哪些生存守则,既适用于职场,也适用于人生,既是职场法则,又是人生智慧?

张明:《大学》里有言:“知止而后有定。”知止,就是有为有不为,不管你事业多成功,必须要懂得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一定不可以做的。

请您推荐一本对职场生活有帮助的书,或者电影,或者给读者一句忠告。

张明:弗雷德蒙德。马利克的《管理成就生活》。这或许不是一本让人读来感到活泼有趣的书,但是一本教给你具体管理技巧的实用工具书。管理是需要训练的,用正确的方法做事,管理好自己,是你在职场中进步的关键。

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王小,男性,生于1980年,“80后”中第一批迈入三十岁的成员,家在北京的外地人。研究生毕业于北京某著名金融院校,工作六年左右,目前供职于一家私募公司。处于职业上升期的他,薪金水平位于同龄人里的中上游、行业内的中等水平,有房有车,已婚无孩。风华正茂,同时云淡风轻。

职场经历

王小(应受访者要求使用化名),毕业后先于一家大型证券公司做投资银行,数个项目后,心生倦怠,工作不到三年;后转入另一中型国有证券企业,时间一年半左右;目前进入一家私募公司,仍做投资,始得所爱,兴趣和热情齐至,遂决定以毕生之精力,投入到无限的投资事业中。

职场新人:尽快找准目标和定位

在记者看来,王小很幸运。

不仅是他的风华正茂、年轻有为,因为他说:“我已经找到了自己喜爱的终生职业。”在这个普遍“先就业后”的时代,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找到、并真正从事自己所喜爱的职业。

“人一定要做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事。”王小告诉记者说,“越早发现自己的职业目标越好。因为这是事业方向问题,事关重大。男怕入错行嘛!其实职场中人不分男女,都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的关键词就是‘喜欢’和‘擅长’,如果还需要加一个,就是选择有前途的行业。”

不过他也坦然承认,自己可不是打一开始工作就达到了这一境界。这个“从知到行”的过程,多少伴随着“寻找和发现自我”以及所谓“成长的阵痛”:就业,跳槽,反思,再就业。期间,他也曾卷入纷繁的职场人际漩涡,后来逐渐意识到:不要把过多精力牵扯到人际关系中,关键还是要培养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专注如一。”王小解释道,“既然方向一旦确定,就需要倾注心血,专注如一。因喜欢而专注,因专注而擅长,因擅长而卓越。专注可从两方面理解,一是持之以恒,一般来说,不论行业,10年专注于一件事情必能有所成就;二是要专业,精益求精,如同的搜索、的标准化、的iphone、海底捞的服务等等,任何事业都有专业化的要求,真的是专注才能专业。”

温暖型 or 强大型:何为“好”上司?

王小总结了自己职场生活中遇到的“好”上司,他认为可分成两类:一类是能力中等、业务素养相对一般,然而对自己的下属比较信任与宽和,不小心眼儿,能够在工作中适度放权、给予较大的发挥空间,而且,“万一下属由于冒进犯了什么不算太过分的错误,能帮你顶住来自上面的压力”,这类是“温暖型”上司;第二类,个人能力超强,专业上很牛,雷厉风行,判断力准确、视野长远,同时还乐意教给你一些东西,在你做错事之前就能“及时把你拉回来”,虽然行事风格上相对强势,批评起人来不留情面,但却助人成长――这属于“强大型”的上司。

“得之我幸。”王小说,尽管风格上全然不同,但这两类好上司他都受益匪浅,碰到了可是得迅速“站好队”。

他讲给记者一个“反例”故事:自己的一位同窗好友毕业后进入一家大券商,他的部门领导是名工作年头长、资历老,同时上级关系不错的人,可业务能力平平,在“内部派系斗争”中,同学所在的业务部门逐渐被这位领导及另两名能力强的“老人”分割成了“三足鼎立”、各自为政的状态,部门内耗的同时,同学也成了“三强角逐”下竞相拉拢的对象,左右逢源之余,哪一个也都难以充分信任他,结果是他的同学成了牺牲品,最终只有辞职了事。

跳槽太着急,后果很被动

“第一份工作能进入家大型公司或跨国企业,固然是最好的,毕竟大公司的平台和视野都不一般。”王小说。不过他同样认为,一味奔着大公司去,极易迷失了自己。

他告诉记者,在第二家证券公司工作时,曾有猎头找到自己,并许以一家著名外商投资企业的诱人职位及薪酬,正巧他对当时的工作进展和发展平台不甚满意,没经过深思熟虑,短时内就“毅然”跳槽。然而到了新公司他才发觉,现实在多个方面和自己的想象都相去甚远,结果待了不足一个月,再次离职。

“当时弄得自己非常尴尬和被动,在家休息了一个多月。不过现在想想也有点因祸得福,读了些书,买了个房,做了下简单装修。”王小说。

事实上,在跳槽之前,每一个人都应当好好问问自己的心,是否真的准备妥当:是因为现在的工作很不开心吗?是出于对薪酬不满还是缺乏自我满足感、成就感,或者来自他人的认同感呢?有没有和周围的好朋友谈过这个问题?究竟是该“换个工作”,还是“改变一下自己”呢?

“向60后、70后致敬!”

作为80后,王小谦虚地认为,应当“向60年代、70年代生人致敬”,在他看来,正是自己所处金融行业中许多的60后们,见证了中国证券和投资市场的起伏,并伴随其成长壮大。

“在投资这个‘无形的战场’上更需要平和,不能总情绪波动。还有,不能让虚荣贪婪、急功近利占据内心。”王小说,自己是个性格相对内向、保守的人。他并不看好一些80后经理在经验积累还不足的情况下,就一时冲动地“追涨杀跌”。他更希望在攒足实力、羽翼丰满后,再另起炉灶、成就自己的事业。

“我的理想是,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做到自由,自在,自然。”王小说。

有哪些生存守则,既适用于职场,也适用于人生,既是职场法则,又是人生智慧?

王小:“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这句话可能已经被用滥,不过,真正做到的绝对是牛人!那些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的迷失自我,内心摇摆,左右逢源,不自信以及不淡定,其实都是源于内心不够强大。

同事之间谈恋爱一定是不可取的吗?

王小:和行业有关吧!有不少行业同部门成员之间可能存在利益冲突,无形的压力也很大,但是像政府机关、学校等单位,内部配对相对会比较多,我身边就有成功。

请您推荐一本对职场生活有帮助的书,或者电影,或者给读者一句忠告。

王小:推荐两本不是直接说职场的书:《和他的财富人生:滚雪球》以及《壹百度》。前者是传奇人物股神巴菲特的自传,但凡炒股以及投资的人都没法忽略;后一本是讲百度公司成长史的书,非常值得一读。

除了法律和公司的规定,职场中存在哪些绝对不能碰的雷区?

王小:拒绝背后说长论短。寻找朋友,而不是爱情。保持安全距离,不要过度打探隐私。

作为“同龄人”,杜拉拉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王小:不要和同事谈恋爱。勤奋努力是升职的不二法门。在工作中不断领悟,掌握处理同事和上下级的技巧。

有人说,想要在中国的职场生存,就要学会中国的厚黑学,对此您怎么看?

王小:厚黑是邪门武功,修炼不好,容易走火入魔。可以稍作了解,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积极的心态,不懈的努力,是职场生存的最好武器。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模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