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开始对曾国藩“拖,也是一种工作方式”这句话有体会,是因和一位博友的往来。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也很让我不解的情况:无论什么时候给这位博友打电话,总是不接,等个一小时两小时的,短信发过来说,刚才开会了,有事么?
我把这个情况告诉我的一个铁哥们。哥们说,很简单,如果你问的事情不急,等一会儿也没什么;如果你问的是急事,万一这位博友又一时半会解决不了或者不想插手,他不是为难么?那么等一两个小时呢,你也许因为着急找别人去了,这时候他再打过来,就好办了;如果你的急事别人也解决不了,这位博友也解决不了,那你也不怨他了,万一他解决了,你岂不是感激么?
哦!原来如此。所以当偶尔看到曾国藩这句“拖,也是一种工作方式”时,很有感触。
我们有一个青年,准备给一个学生不及格。这个学生给老师施压:你小心点哈!我是某某院长的亲戚。老师有些为难,问我怎么办?我说,一个字,拖!你如果现在给他不及格,万一是领导亲戚,你不自找倒霉么?你如果给他及格,万一他什么背景也没有,是诈你,你岂不是自降身价?到时候他不仅不谢你,还瞧不起你。我说拖到暑假的前一天,如果那个院长真的找你,你再考虑怎么办;如果没人找你,要么是这个学生胡说,要么是领导犯不上为这个学生欠你的人情。果然,到放假前没有人找这个老师。我说,给他不及格!之后什么事也没有,这个学生也老实了许多。
拖,实际是等待机会,既给别人机会也给自己机会。在拖的过程中,该着急的一方自然是想办法,而谁肯拖得住,谁就占了主动。而且在拖的过程中,你越不着急,对方往往越着急,而一着急就难免干出蠢事了。
我有个学生,因为考试不及格而多次用短信跟我联络,开始是哀求;后来是讽刺,说我是嘴给身子惹祸的人;再后来就是威胁。我一直不说话,一则我认为没有必要说话,二则我倒想看看他最后能怎样。最后来了一个过分的谩骂短信。机会到了,我拿着他的试卷、平时出勤记录和这个短信,直接找了学办,结果可想而知了。
常言说,四两拨千斤。其实,四两怎么拨得了千斤,只是千斤中有死穴。这个死穴不是千斤而是二两,此时就完成了四两拨千斤。而这个死穴,是等来的、拖来的。古语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讲的就是等和拖。
但是,在等和拖的过程中,承受对方因为着急而暴跳如雷的谩骂,是对“拖者”的考验,有时拖不下去了,就是自己忍不住,所以才有“忍是心字头上一把刀”的说法。
看看被欧阳修赞为“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的苏轼的《留侯论》吧,人情练达皆智慧,古人够我们学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