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 码:
  •  
高校职业指导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来源: 暂无来源 作者:admin更新时间:2012-08-12

2009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11万,再加近几年毕业后又没有找到工作的人,今年急需就业的大学生将近千万。本来就业形势已很严俊,又遇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雪上加霜,更加严俊的就业形势越来越明显,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从中央到地方、各类高校都在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以期使今年的大学生就业工作达到预期的目的。对于普通高校来讲,我认为在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职业指导队伍的建设,使之能够适应越来越严俊的就业形势的发展需要。现就当前高校大学生职业指导队伍的现状与对策简述如下:
一、当前高校职业指导队伍的现状
(一)职业指导机构建设不够完善。
1、职业指导机构不健全。更没有建成专门化、职业化的职业指导机构。近年来,虽然许多高校成立了职业指导机构,但在高校学生职业指导发展到今天,现有的职业指导机构已与其任务难于相符,不仅如此,而且该机构多是隶属于招生就业处或学生工作处的一个科级单位,特别是在地方高校表现的更为突出。相当一部分学校的职业指导机构仍停留在以负责办理毕业生就业手续为主要职能的状况,学校更没有成立职业指导教研室等机构。
2、职业指导机构与相关部门的交流不足。职业指导是一个全员化的工作,但目前高校的职业指导机构往往缺乏与相关部门的配合,致使职业指导工作从上到下的全面开展受到影响。
(二)职业指导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工作人员特别是专职教师数量不足。近年来,我国高校职业指导人员在逐步增加,但从总体上看,数量仍较少,特别是地方高校,更难以适应当前学生对职业指导的需要。例如现在相当一部分高校的专职职业指导人员一般在2—7人,更多的在3人以下,远远低于教育部2002年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及队伍建设的几点意见》的通知要求,与发达国家1:200的数量差距更大。
2、职业指导队伍专业化建设不够。高校职业指导队伍当前不仅人员少,而且离专业化、专家化的距离较远。一是队伍行政化。由于职业指导人员配备不足,一天到晚忙于行政工作,难以完成当今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任务。二是成员知识结构不合理且专业化水平不高。高校现有的为数极少的职业指导教师,多是半路出家,他们缺乏长期系统的专业培训和工作经验,真正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成才学、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职业指导理论专业背景的教师几乎寥寥无几。即使有个别获得过相关知识培训,也是杯水车薪,培训既不系统,也不专业。作为职业指导人员,应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职业指导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和丰富的工作经验。
3、缺乏对职业指导队伍建设的理论研究。职业指导理论研究不够深入,缺乏系统性。我国从事职业指导研究的学术机构、学术队伍和学术刊物很少,探究职业指导队伍建设的著作和论文更是不多。总体上说来,目前职业指导队伍建设的研究缺乏深度与广度等。很少有未雨绸缪的前瞻性研究。
4、领导重视不够,缺乏激励机制。从大多数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现状来看,目前还存在着指导人员的工作得不到应有的支持等问题。由于从国家、省市各级教育部门到基层院校,尚缺乏相应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就业指导教师大多数为兼职人员,在资格认定、职称评定方面尚没有规范的标准,不能因指导成绩的突出而评先进、获奖励,一些指导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得不到充分的调动。
5、缺乏网上职业指导师
目前负责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大部分是行政干部和临时招聘来的网络管理员 ,他们多半未掌握信息服务理论知识,又缺乏相应的网络管理技能,所谓的网上就业指导只是一些简单的数据统计和相关政策的解释,重复一些已有的就业方法、技巧知识和心理咨询理论。缺乏真正的网络职业指导师。
二、职业指导队伍建设的对策探索
(一)建立完善的符合高校实际的职业指导机构体系
1、领导要高度重视就业指导工作
高校应该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等有关部门下发的就业指导工作的文件,加强学校职业指导机构、队伍的建设,深化体制改革,将就业工作切实作为“一把手”工程,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提高和发展。要充分认识就业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毕业生作为学校的“产品”,质量的好坏将直接由就业市场来决定。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社会反映、对人才质量认可程度及毕业生的工作业绩,直接决定学校的社会声誉、社会地位。如果一个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不高,学生读了几年大学却找不到工作,这个学校生源还会又多又好吗?没有了生源学校还能办下去吗?要抓好学生的就业工作,首先应抓好学校的职业指导队伍建设,人是决定一切的重要因素,学校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大改革职业指导队伍建设力度。切实把高素质人才配备到职业指导队伍中来。加强学生职业指导工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为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条件。
2、建立健全职业指导机构体系。
在国外,职业指导工作一般由专门的职业指导机构和专家来进行,而我国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高校要建立健全职业指导机构,科学确定职业指导的职能,构建适应高等教育的职业指导体系。就业指导机构专门化。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要向职业化、专门化发展,成立专门的大学生职业发展指导服务咨询机构。应把现有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从学工(部)处或招生就业处独立出来,成立专门的职业指导服务咨询机构-可称为职业发展教育指导处。下设行政管理科、职业指导教研室、信息与市场服务室等。机构的职能主要是指导、咨询、管理与服务。独立部门设置并不能完全满足职业指导工作的需要。学校必须形成自上而下的完整的职业指导组织系统。从宏观到微观,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校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指导处。第二层次,院系成立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指导办公室。根据本单位学生数量等具体情况,适当设置相应机构。第三层次,专业辅导人员。第四层次学生中成立社团组织,在就业指导教研室指导下开展活动。
(三)建立一支符合高校实际的高素质专兼职结合的职业指导队伍
职业指导队伍建设是高校做好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要环节。对于专业职业指导队伍的建设,要有发展的眼光和长远的计划,从战略高度进行思考,建立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高素质的就业指导队伍,是开展高水平职业指导工作的人才保障。按照教育部的相关规定,配齐具有专业水准的职业指导服务人员,提高职业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建设一支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开拓创新精神的专业化、职业化的职业指导队伍。
建立专业化、职业化就业指导队伍的主要途径有。一是进一步更新职业指导工作人员的观念。二是加强当前已有的队伍建设。巩固、激发现有职业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有针对性地加强专业培训, 组织他们开展工作经验交流和理论探讨,畅通职业指导工作人员与社会沟通与联系的渠道,按照高等教育从教教师的标准提出要求,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来培育和建设、完善这门新兴学科,从教人员享受教师待遇,保持队伍稳定。尽快建立专门的职业指导教师职称系列和相应的评定办法。三是把好新增教师的入口关,今后新增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筛选,应具备所需的专业知识,熟悉有关劳动就业的法规和政策,了解人力资源市场的供求信息,具有相应的组织能力和咨询技术。四是实行毕业生就业指导师,认证制度构建毕业生就业指导师和职业咨询师培训、培养机制,规范行业标准,制定毕业生就业指导岗位的上岗条件,鼓励考取职业指导师资格证,工作人员持证上岗,并进行年度考核,建立工作激励机制,对工作情况进行量化评估,鼓励先进,加快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职业化步伐。
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兼职职业指导队伍。兼职就业指导队伍的建立,可以分为校内校外两个方面: ①校内兼职人员。由院党委书记、辅导员、班主任、任课老师等担任,主要从事收集信息、发布信息、反馈信息、办理各种手续等事务性的服务工作。②校外兼职人员。主要聘请著名企业家、成功创业者和人力资源专家等担任兼职指导师开展职业指导讲座。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模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