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选自我的新书《专家解读传媒行业》。更详细的更下周新书出来后再接着贴~~~~
传媒的准入规则
传媒行业的特色决定了它的就业准入也是极有特点的,如果你依旧做着进入传媒行业或者想到媒体中做新闻记者的梦想,那么下面的四点一定要细看:
1. 什么人适合去传媒做记者编辑?
编辑最重要的素质是要有突出的策划能力,能够根据记者上报的新闻线索迅速找出最引人关注的焦点,发现最贴近读者的切入点,从而组织专题报道。
记者除了对文字能力的要求以外,还要求有很强的社交能力,能和采访“条线”建立良好关系,打通新闻来源渠道。因为,记者的工作是创造性的,一个合格的记者,必须要有新闻敏感性,脑子要灵活。因此那些表面看来“不安分”和充满好奇心的人才是比较适合做记者的。
另外,作为一个称职的记者,应该具备起码的职业道德。决不能让自己主观的感受影响对事件的报道,更不能用自己的观点左右观众的看法。真诚地对人,才能获得最真实的资料;如实地报道,才能表达自己的意念。
记者编辑要能勤奋吃苦。有些学生学历高,专业也好,但不能吃苦,采访不下工夫,写稿马马虎虎,这样的从业人员很快就会被淘汰。
不少媒体招聘时很看重学生高中时的语文成绩,因为高中成绩好说明基本功扎实。至于专业,学经济、法律、历史、国际政治的学生会比较受欢迎。近年来,各家媒体招聘记者,也会要求新闻专业或者中文专业毕业的约占一半。
2. 你该选什么样的媒体进入?
求职者选择媒体要考虑6点:
第一,考虑个人意愿和目标。想进入什么性质的媒体,自己未来成长的路线怎样设计,这是特别重要的。
第二,媒体的地位和“长”势。有的人愿意做财经,就去《财经》杂志,做IT就去《计算机世界》,这叫大树下好乘凉,但缺点是在大树底下长不出树来。另外看“长”势,中小型媒体现在发育不太“茁壮”,但前景不可小视。
第三,媒体的需求。人才最好是选择急着想要自己的媒体,这样比较受重视, 干起来也比较“顺气”,成长发展也相对比较“安全”。
第四,岗位职责。最好在介入的时候界定清楚,岗位职责对人才未来的成长很有帮助。
第五,成长空间。未来的总编辑和发行人在现阶段可能就是一名媒体普通员工,所以人才一定要考虑自己的成长空间,看现在选择的某个岗位、承担的某些职责对个人下一步的发展是不是很有帮助。要特别注意,现在所处的位置是否有适合自己转换、成长、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第六,综合收益。如果你现在的工作只是领一份薪水而没有别的收益的话,是媒体从业人员最大的损失。如果在媒体里面拿的薪水属于中低水平,则表明你不是处在重要的岗位上,这就需要积累其它的经验,为将来做准备。
3. 做好记者的标准是什么?
能把一个职业做好,肯定是有职业标准的。这种“标准”包括一下几方面:
(1) 人品
人品包括三个要素:正义感、责任心、上进心。除了这三种品质,还需要有“宽广的胸怀”。
(2) 采访能力
P:不要有恐惧感:记者背后有成千上万的读者,记者作为成千上万人的代表而去采访某个人或是某件事,应该有足够的勇气和实力。
P:外向的性格:多多接触人,包括各个行业的人士,认识更多的人才能广泛的信息来源与人际交往渠道。对每一个人都应该持真诚的朋友态度。
P:多学习知识:平时要多做准备工作,多吸收各方面的知识,接近不同的部门、机构、行业、人群。
P:敏锐的观察力:注意每一个细节,比如采访对象的衣着、甚至袖口、手表、皮鞋,或者是被采访者的声音、语调……独家新闻往往出于细微的观察。
P:优秀的沟通能力:随时能把天马行空的话题撤回来又不使对方反感,能够以很平淡的方式打消对方的戒备心或是恐惧心理,就像聊家常一样。
P:良好的性格:能够多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善解人意。
(3) 知识
作为一名记者,必须拥有丰富的知识。记者是一个典型的复合型人才,应成为“杂家”。
(4) 写作风格
P:多用类比:当介绍一项专业知识时,不妨多用类比,可以把事情说得更清楚,同时给人以亲和力强的感觉。当然,这要求你具备多方面的知识。
P:抓住重点:你到底要说些什么,从头至尾都要明明白白。不要用夸张的修辞来充实文章,这样是舍本逐末。
4. 记者编辑从业资格证取得的流程
大学毕业——进入一家报社——实习——签署正式合同(满一年以上)——由报社择优报名,参加每年一次的培训——满一周后考试——接到成绩合格通知——几个月后获得采编资格证书——由报社报送到新闻出版局(或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领取记者从业资格证书。
整个过程短则两年完成,多则三五年,很多记者干了多年,都没有证,只有报社发的采访证。。只要获得了采编资格证,不管到那家媒体,都能申领记者证。
但是,大可放心的是,无论你是否能够考到记者证,都不会对你的就业带来任何影响的。
二、如何做好网络编辑?(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