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 码:
  •  
毕业生求职:就业机会留给有学习....
来源: 暂无来源 作者:admin更新时间:2012-01-28

“请问,如果我到贵公司做‘教育频道编辑’,而且我的工作量与各方面表现都是中等水平,能不能干脆地说一下,我能拿几千元的月薪?”

“我们应届的户口公司可以解决吗?”

“请问,我想应聘的技术岗位在公司里受到的重视程度是怎样的?”

这是11月10日,tom在线校园北京理工大学宣讲会的现场情形。当天下午很早就有学生来到位于理工大学交流中心3层报告厅的会场占座,晚上6点宣讲会开始,报告厅早已是座无虚席,甚至连门口和过道都站满了拿着笔记本和的学生,其中,有一部分并不是北京理工大学的学生。

据了解,预计2005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将达338万人,比今年净增58万人。北京地区高校共有本专科(高职)毕业生约15万人,比今年增加约2万多人;研究生大约2.6万人,比今年增加2000多人。确实将是一支浩浩荡荡的求业大军。

宣讲会上,中国人民大学的小张拿着tom公司的材料看了又看,她说自己原来对tom公司一点也不了解,她还是在看了材料后才知道公司在招什么人,当然她也才知道原来两天后tom在线就会在她自己的学校召开宣讲会了。她说,自己学的工商管理专业面很宽,但是想找真正对口的工作并不容易,不管是什么内容的招聘会、宣讲会,只要是知道的几乎都会去。现在工作还没有一点儿眉目,自己也就到处转转,先看看再说。像她这样情况的毕业生并不少见。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姚裕群教授表示,学生在求职的时候要先对自身做一个全方位的评估,也就是定位,这是非常重要的。

按照我国现行的教育和高考制度,很多学生都是在老师、家长的影响甚至强迫下填报志愿的,也有很多人是接受了调剂,所学专业往往不符合个人喜好兴趣、能力以及个性心理特征。即使如自己所愿,到了高校也可能发现自己意想中的好学校、好专业与现实竟是大相径庭。除了少数学校可以进校后调整专业以外,大部分的不能解决,这些学生的学业往往就是盲目而痛苦的,对自己的定位也是模糊的。

在几次宣讲会上,笔者注意到,学生们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诸如“某个岗位几年招多少人”“这个岗位对于专业有没有特殊的限制”“校园招聘的具体流程安排”“会采取什么样的形式”以及薪水、户口等问题。对于学生们关心的这些问题,前程无忧的王剑认为,他们提问表明他们真的关心。关心薪水当然不能说这个学生就是素质低下,个人情况不一样,有的学生确实方面有压力,就要考虑得多一点。但他同时也认为,毕业生就业求职确实不能完全只盯在这些当前的利益上,只盯住这一点很自然地就会把自己的就业道路变窄了。

几家大公司的总监也都认为,毕业生在求职的时候一定要对自身有一个客观、全面的了解,清楚自己到底喜欢什么工作,适合什么工作。确切的自身定位和全方位的可以使毕业生具有开阔的视野和正确的就业观,这在当下显得尤为重要。

其实,tom在线的校园宣讲活动并不是下手最早、力度最大的一个,从11月初,ibm、sony、、-克莱斯勒等世界知名大公司就已经开始迫不及待地走进清华、北大、人大、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举办宣讲会等招聘活动,以期尽早寻找到所需人才。求贤若渴的众企业在各自的宣讲会上也是做足了功夫,介绍公司发展历程、业务现状、发展定位以及的传单材料、录像短片自不可少,各单位人力资源总监、部门经理,甚至副总、老总也经常尽数出马。11月3日,ibm在北大英杰中心做的宣讲会采取了跟同学互动的沙龙形式,请来5位现为ibm职员的北大校友现身说法,与自己的师弟师妹们现场问答,直接。

在如今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下,知名公司的宣讲会爆满并不意外,但是以ibm中国公司为例,该公司一年会收到大约7000多份求职书,最终能够进入的却只有1%。

ibm中国区人力资源总监白文杰在北大宣讲会上说,对于人的基本素质要求是公司非常重视的,他们更看重的是某个人是否具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不断学习的能力,要求员工能够在这样一个“随需应变”的时代不断地学习、可变。该公司的经理陈鹏也谈到,做一个销售人员,学习能力确实很重要,因为你无论接触到的是什么行业和,都要尽快而又全面地了解。

tom在线的人力资源总监苏英琦也说,他们公司的入职还不能和一些传统的it企业相比,他们只是先进行一些规章制度、业务流程方面的介绍,也不会太久,所以就要求应聘者接受能力强、进入角色快,在工作中不断学习。

职业教育应该从小抓起

在采访中,各个用人单位大都普遍认为,刚刚走出校园的一般都有活力、有热情,具有创造性,能够跟得上本行业的变革趋势。他们全新的思维、狂热的冲劲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成果。但是正如tom在线的胡新永所强调的“工作缺了任何一个人都可以,但缺了一个绝对不行”,光有个人创造性缺少集体协作能力是行不通的。

几乎所有的招聘企业都表示,当今社会是分工合作的社会,他们所要的员工必须要具有团队意识,要学会通过优势互补,打造最佳合力,从而获得“1+1>2”的效果。

对于现在工作经验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一现象,前程无忧的王剑认为,即便众多企业看重大学生其他方面的素质,但不可否认的是确实也有很多企业或岗位不愿录用应届毕业生,就是因为这些学生没有工作经验,不能马上为其所用。他说,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学校和社会联系不够,存在脱节。学生只学到了书本上的专业知识,而这知识本身也与现实有脱节。除了知识之外,他们对工作单位的了解、对工作态度与技巧的掌握都是很不够的。

据王剑介绍,许多西方国家的职业教育从小学便开始了,而且教育的形式非常多样化,有职业日、职业兴趣测试、社会实习等等。他们非常注重学生对社会工作经验的积累,定期一系列的模拟实践活动,年满14岁的学生则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到校外打工,积累工作资本。这些与我国传统的教学是不同的,我们的很多学生只有在所谓学有所成之后才考虑定位问题,只有在面临毕业了才考虑职业问题。

在王剑看来,实习本来是个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的好机会,但现在很多学校、很多专业的实习只是一种形式,学生整天关在“象牙塔”里怎么能知道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单位需要自己具有什么样的才能呢?王剑建议大学生主动出击,跟自己感兴趣的公司进行联络沟通,也可以预先选修一些与职业教育相关的课程,或者参加培训。

ibm中国公司的选人标准中明确提到,如果毕业生在学校期间就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在学校做项目的经验,以及在公司的实习经验的话,就可以更早地接触社会,学习管理项目,了解企业文化,更早地与团队合作。毕业后也就会更快地融入公司和更快地完成从学校人到职业人的转变,也才能在激烈的中脱颖??出。

ibm在北大的宣讲会上,有学生提问:“公司对参加过暑期实习的学生和没参加过的学生会不会区别对待?”该公司负责人力资源规划和管理的经理张荣明确回答:“实习计划是我们招聘计划的一个部分,在实习计划中参与ibm项目并表现优秀的学生,我们会优先录用。”

工作履历最怕空白 踏出第一步是关键

据《华西都市报》11月12日报道,今年7月刚刚从北京师范大学院毕业的王豪,在4个月一直没能找到工作的情况下,选择了自杀。当天网转载了这条消息,很快网友们的评论就达到了几百条,一时间就业压力问题再次成为大家,尤其是面临就业的大学生所关注的焦点。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的姚裕群教授认为,姑且不说王豪之死的是与非,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加重是个不争的事实。首先,大学的连年扩招使我国目前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已经达到国民人数的17%以上,超过了“15%”这个国际上定义教育水平的分界线,大学毕业生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香饽饽”了。而很多学生和家长仍然认为上了大学,毕业后就应该做干部、专家、经理,而不会想到应该从底层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其次,大学里所学的很多东西并不适合市场的需要,过去认为某个专业是,进入的学生太多,结果毕业的时候就“滞销”了,这是结构性的问题。另外,高校逐年扩招,难免出现教育水平下降的情况,很多学校的专业设置、教育状况更像是职业教育,但又缺乏真正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学生的操作能力差,不被用人单位认可。

前程无忧的王剑认为,王豪的轻生是个极端的特例,不具有代表性。他认为,这个压力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为学校的教育模式,学校对学生相关教育的缺失。一个很简单的比喻,学校“生产”出来的“商品”没人要,难道要一味地强调是“商品”自身的问题吗?同时,王剑也说,总体上,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并没有想像中那么大。其实,市场上的人才缺口完全可以吸纳大学生,关键是真正需要大学生的地方(比如基层,比如西部),往往又是一些大学生不愿意去的地方;很多人的兴趣点集中在少数大城市、大公司,就业压力当然就显现出来了。所以,就业压力大并不是说他们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他们想像中的好工作。王剑建议大学生,就业心态应该理智,起点高固然好,起点低也没什么,挣得少总比没有工作强,工作履历上最可怕的是一片空白,所以毕业生踏出第一步是最关键的。焦健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模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