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梁某到一家建筑公司当。一天,部门经理让梁某单独去送投标材料。送材料时,他认识了公司的对手于某,两人谈得非常投机。3天后,于某承诺给梁某2000元钱,要求梁告知其所在公司投标材料的内容,梁答应了。不料,2000元钱刚到手,梁某就被公司辞退了。原来,投标材料、竞争对手,都是用人单位虚拟出来的,目的是测试梁某的职业道德。
用人单位给者“下套”是否合适我们姑且不论,从梁某身上不难看出,某些求职者缺乏起码的职业道德。投标材料是单位的核心机密,理应守口如瓶,而梁某却在“孔方兄”面前当了俘虏。
另据报道,在1个月里,哈尔滨市人才市场中的2000余家用人单位,有50%都在内对求职者进行了“品德测试”。遗憾的是,有35%的求职者未通过这一关,这无疑给求职者敲响了警钟。
什么样的人才算高素质人才?从梁某的例子可以看出,要胜任一项工作,没有相应的业务素质肯定不行,但没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同样不受人欢迎。35%的求职者未通过品德测试,可见缺乏职业道德品德的人不是一个小数目,这值得我们反思。
另一方面,这也说明对求职者进行道德测试已是企业通行的做法。求职者应时刻提醒自己,如果对公司不满,可以提要求甚至“炒”掉,但如果自作聪明,越过做人做事的底线,就可能功亏一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