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 码:
  •  
从消费中看大学生求职
来源: 暂无来源 作者:admin更新时间:2012-08-13

09年, 600多万大学生求职大军涌入市场,犹如600多万件商品涌入市场,或进商场、或进超市、或进便利店、或零售、或批发、或增值、或腐烂,根据商品的不同,商品的使用者、使用的场合的不同,其发挥的作用、产生的价值、获得的待遇也各不相同。。。。。。而企业也如我们每天都在消费不同商品一样消费着“职场商品”。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消费者都捂紧了自己的钱包,消费越来越理性,争取能更多的现金放在手中,正如现在很多企业都紧缩银根,精简人员,压缩了今年的招聘计划,但也还是有不少的企业正为合适的人才而苦苦寻觅。不然为什么还是经常听到 HR们抱怨:“现在招个合适的怎么这样难呢?”报纸、网站的招聘广告也照样是铺天盖地。
不管大小,肯定是个商品消费者。
消费者,生活在社会中每一个人都拥有这个身份,不管是什么消费场合?不管是消费什么?不管怎么消费?从来没有人会大方到“拿来主义”附身。不是吗?吃饭我们要考虑口味、要考察卫生、要考虑价格、还要看服务是否周到?买衣服我们要看衣服漂不漂亮?是不是实惠?款式是否流行?选购电子产品要看其品牌?看其功能?究其售后。我们绝不会不管三七二十一,想消费就消费了。事实上是甚至有时候为了消费得舒心、开心、放心,可以大费周章,不惜花大把的人力、物力或是财力。为什么?
一、从消费者的身份看企业招聘:
亲爱的求职朋友们,你也是消费者,这种感觉你能理解吗?你是不是也在这样的轨迹里重复着?你有没有看到一件爱不释手的衣服但因为价格太高而放弃过?你有没有因为款式不好而放弃日思夜想的手机?曾几何时,你也为了货比三家而不辞辛苦?你又有没有为了买到自己心仪己久的物品而节衣缩食的经历呢?我们经常会因为某一件商品的某一个地方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而放弃。我们也经常会因为某一件商品的某一个特质特别吸引人而超额消费。甚至会因为商家的促销而大笔消费。但肯定是因为某一种特定的特质与我们内心的需求或标准是相吻合的才会促成这些消费的。
说到这里,怎么感觉企业招聘好像也是这样的啊。是吗?不是吗?
企业要招人,放开需求不谈,不也是要在所有待选“商品”中优中选优?不也是精挑细选?不也是看了包装看外型,看了功能看售后,看了价格看增值吗?当然,企业也不是照单全收,肯定是要充分结合自身的需求,能提供的待遇,招聘岗位的职责要求、人员配备、男女比例、学历层次等等,选择??适合的那一部份。而我们平时消费的时候不也一样吗?如果理性一点的话,节衣缩食的日子肯定要少得多。
原来我们经常像企业一样的,在不知不觉中以招聘的方式消费了 N次了。还不明白企业招聘的心理和流程吗?
知道了企业招聘的方式与要求,那我们是不是就可以对症下药了呢?
二、从消费者的身份看自己求职
亲爱的求职朋友们,你是一名消费者,你为什么会消费,因为你有需求;你消费时会不会多方权衡?肯定会因地制宜,适时调整消费方式。什么样的商品才能闯入我们的法眼呢?什么样的商品才会打动我们的心?什么样的商品才会让我们的钱急着换东家呢?每个消费者肯定清楚,商家为了让我们去消费,也是用尽各种促销方法:可以大秀包装,吸引我们的眼球;可以改良产品,刺激我们的欲望;可以增加附加值,让我们赴快掏钱。这些方法是不是非常有效?而且是奇效。你的信用卡是不是就被掏空过?该死的促销。
那做为有血有肉而且有情感的“商品”,是不是更应该要好好的包装自己,优化自己,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呢?
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最起码也要有一个漂亮的包装(简历),为自己争取一个与消费者见面的机会吧?打开包装了,又该如何顺利经过面试关呢?形象、礼仪、谈吐、技能等等,无不需要充分的展示。真搞不明白,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求职商品”不修边幅,不求改良地充斥着人才市场。更有甚者,求职所花的时间比自己买件衣服所花的时间还少得多。
走进招聘会现场,就如走进生活中的菜市场,只不过买卖双方互换了,招聘现场坐着的是消费者,流动的是商品。而菜市场正买力吆喝兜售的是菜贩子。我们是不是也吆喝一声呢?
大学毕业生,有如名叫“高校”的商家从流水线上下来的产品,带着一本叫“毕业证”的合格证流入市场,但计划经济时代早己过时,现在的社会优胜劣汰。市场经济时代,商品更需要竞争。皇帝的女儿也愁嫁了!搞个促销,送嫁妆。
聪明可爱、人见人爱的消费者啊,是不是也把自己好好武装一下,改良一下,为了更轻松、开心、大方地消费别的商品,让自己也风光的被消费一把啊?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模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