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中国会计视野网(www.esnai.com)最近举行了一次人才,其间挑选人才的、考官的心理活动,颇能体现出者和招聘者之间的博弈。该网站的尹成彦先生对本报记者详细叙述了当天的招聘现场情况,特记录如下,或许会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次遵循“最大麦穗原则”的招聘
我们要招聘一名中专毕业的学生,要求是:熟悉电脑使用,有一定的协调能力,悟性好,能够踏实工作;女性。没想到,一下子来了23个学生参加。要在2个小时内从23个人中挑选一名我们需要的,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简单商量后,我们确定了如下筛选步骤:
1、每个人做介绍
坐在领导旁边的学生第一个发言,她发言较长,对自己介绍的也很全面。这时候,她已给我们留下了良好印象:一、在自由选择座位的情况下,她选择挨着领导座,说明她足够大方。二、第一个发言,介绍自己的时间较充足,也容易给人留下印象。这个学生后来顺利地进入了第二轮面试。
而不少学生在自我介绍环节后就已经败阵了:
(1)介绍自己太简短的。虽然简短没错,但不能连自己的基本情况都不说清楚。这样的学生在尽量节约时间给别人的时候,也把机会给了别人。
(2)说话声音太小的。求职就是自己,既然是推销,说话声音至少应该让别人可以听到。
此外,明显没有特长的学生也难以得到考官的关注。
2、笔试
笔试只有4个简单的问题,其中一个是:如果有个客户没有付款,却质问学院为什么不发书,碰到这样的情况你怎么办?有的学生回答非常“酷”。比如:“我会查看他是否付款,如果没有,我会告诉他‘对不起,你没有付款’”。如此简单的答复显然不能搞好客户服务工作,可以初步推测这位学生性子比较急躁,协调能力有欠缺。
3、自由发言
在自由发言的过程中,可以看出一些学生主动而大胆,能够比较清晰地介绍自己的专业及其它情况,而害羞不愿介绍自己的又被扣了分。
结束了以上3步后,我们筛选出5个人进入第二轮面试。5个人的面试情况如下:
第一个学生家住在学院附近,非常方便,如果选择她,对工作开展较有利。另外,这个同学在此前的发言中一直强调自己进入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工作的强烈愿望,这让我们感觉到她能够稳定工作。她的职业理想是“好好工作,分担父母的负担”,让人觉得她很踏实。
第二个学生的工作理想是“在做文员,然后一步一步往上爬”。她这样描述自己的职业理想没有错,遗憾的是“爬”这个字眼显然不如“职业提升”之类的词语温和。且学院内部的人事关系相对单纯,有强烈的“往上爬”的想法并不符合学院的文化,这个明显的不足造成她被淘汰。
第三个学生就是面试中第一个发言的,我们都认为她可能是候选人中最快对工作上手的。不过一个提出,这个学生“在面试时从不正眼看任何一个考官”。大家发现这确实是一个问题,再看她的上老师的评语是“有个性”,我们就此想她的个性会不会带来很多麻烦……因此这个学生被淘汰了。有个性是好的,但求职时个性可能是一个缺点,因为我们招募的是普通工作人员而非高管。
第四个学生看起来比较成熟,可一谈话就发现她非常不自信。当我们问她在这23人中属于什么水平的时候,她回答自己属于“一般”。她对自己的学习成绩评价也是“一般”,结局是造成了我们对她的不信任。
第五个学生很能吃苦,也能够踏实做事,和第一个学生不相上下。可惜她家的地址距离学院比较远,所以显得逊色了一些。
最终,我们选择了第一个学生。回顾这次面试,并算不上绝对公平。入选的学生,除了实力,也凭了些运气。有一个“最大麦穗原则”,是说如果在一个麦田中走,只能选择一个最大的麦穗,那最后选择的肯定不是最大的。我想,23个学生中,能够胜任这个工作的肯定不止一个,也不止5个,但最后剩下的只有一个。希望我的这番自述,能让大家想想,如何在23个人中突出自己,给考官留下深刻印象,从而成为最大的那粒麦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