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与主管是迈进用人单位的第一道坎。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而多了解招聘主管在初录现场的各种心态,从而制定出不同的“对策”,也许能从一个侧面助你成功。
应聘材料应有的放矢
宋先生(某国际营销公司人事主管):
为了博得用人单位的青睐,现在大学生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外在“包装”了。男生们往往西装革履,女生则提前穿起了“职业套装”。有的同学把自己的应聘材料搞得很“豪华”,内容多达十几页。当然这些也很重要,不过,在我看来,有的同学不了解一个企业的性质,见了差不多对路的单位就像撒胡椒面一样乱投,不能做到有的放矢,这无疑增大了求职。
外在“包装”不是惟一。如果觉得你适合我们单位的用人标准,我们会让你留下你的资料。在今年的华中人才招聘会上,我们在现场就录过一位穿着朴实、谈吐自如的同学。
“缠”得过头会适得其反
李先生(某生物制剂有限公司部经理):
像我们这样技术性很强的单位在现场不太看中你的交际能力,我们录用人才的标准是强调专业对口,着重考察应聘人的理论和实际操作经验,让他(她)今后能为公司带来更大的效益和技术支持。
有的同学专业水平一般,但能力却惊人。为了取悦于招聘人员,他们“老师老师”地不离口,有的同学还在现场为我们买来了工作餐。更有甚者,散场后对我们穷追不舍,八字没一撇,就请我们吃饭,以便“一对一”地交流。有的同学还追到了,天知道他们哪来这么大的本事!同学们求职的心情可以理解,但须知,招聘工作只是我们的份内事。如果掺杂了太多的感情因素,就是我们的失职。
把精力放在录用机会大的单位
雷先生(某私营生产企业人事主管):
说老实话,每年都给我布置了招用任务,而我几乎每次人才招聘会都会来“赶场”。实际上,我们企业规模不大,老板之所以要花这一笔额外的费用进场,而且开出很高的用人价码,一是他确是求贤若渴,希望能为企业储备充足的后备力量,但真正能招收进来的人数有限。老板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想借招聘会提高自身形象,做一回,展现公司的“实力”。
有些同学不太了解里面的实情,一味地苦苦追求,但我们有些话不能明说,只好朦胧地告诉他们大致的信息。所以,请同学睁大自己的慧眼,通过各种了解招聘单位内部情况,摸清底细,把主要精力花在自己被录用机会较大的用人单位身上,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提高素质注意小节
王女士(某广告形象公司副总经理):
可以在瞬间彰显一个人素质和修养,不光是我们这样的公司有这样的要求,我相信只要是注重企业形象的单位都会如此。
譬如,有的同学应聘类的公司,当时就将用不完的到处乱扔。还有的同学听到有几句可能被录用意向的话语时,就迫不及待地直扑“主题”,贸然地问公司将会给自己提供什么样的待遇。还有的同学夸夸其谈,说自己是“全才”,有多种爱好,随意打断招聘人员的提问或表述,等等。所以,这些既不可取,也显得很盲动,都会给招聘主管留下不好的印象。